米罗认为他的故乡加泰隆尼亚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真正使他迷恋的还不是巴塞罗那古香古色的街市和繁华的地中海商港,虽然他在这儿长大成人。他始终觉得加泰隆尼亚那片广袤的原野更是令他神往的地方,他的祖辈世代居住在那儿,少年时代,他常到乡下祖父家游玩。18岁时,由于一场重病,使他在一个叫蒙特洛伊的农庄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在那片荒凉的山地里发现了永生难忘的魅力。起伏的山峦上密布着橄榄树和葡萄园,山的那一面传来海浪的涛声,人们在粗糙的岩层上凿出一幢房子,加上一个哥特式尖顶,就成了一所别致的小教堂,夜晚,乡间的空气那样透明,星星仿佛就在小教堂的尖顶上歌唱。这样的景色在一个体质孱弱的少年眼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米罗的祖辈都是传统的工艺匠人,在他看来,金银器皿上的那些图案,就是加泰隆尼亚乡村景色的符号,里面有说不完的传说和神话。 当米罗开始接受艺术教育时,萦绕在他的脑海里的仍是神秘的加泰隆尼亚,墨守成规的学院派教育几乎窒息了他想当一名艺术家的理想。他把艺术看成是充满了幻想的心灵能够自由歌唱的世界,是生活中饱受创伤的精神得以慰籍的栖息之地。这个外表文静而内心激情如火的青年终于告别了狭小保守的巴塞罗那,来到欧洲文化的中心巴黎,寻找他的艺术之梦。 令人眼花缭乱的巴黎使米罗兴奋不已,他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当时的前卫艺术运动。从他初到巴黎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野兽派和立体派对他的影响,尤其是野兽派的色彩为他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论在米罗后来的哪一个艺术阶段,那种明快、响亮而又清澈的色彩关系,始终是他的艺术动人的力量之一。但是米罗并不满足于纯粹的视觉关系,他不认为艺术只是形式,它应该象诗一样,充满着回忆、联想和想象,用形象无言地向人们倾诉内心的神秘,就象他当年在蒙特洛伊的山村在静夜的星光下冥想,面对着古老的小教堂追思历史与人生。这时,一个新的流派正在形成,它的思想很快吸引了米罗,终于使米罗自由漂浮的思想和想象找到了归宿,这个流派就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有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集合在这面旗帜下的诗人和艺术家以弗洛伊德的思想为依据来对抗他们所认为的资产阶级文明。他们声称,由于一切运用理性来分析和掌握现实的尝试都失败了,那就只有用潜意识来取代理性的位置。来自加泰隆尼亚乡村的米罗对社会和政治问题并不感兴趣,他从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中感觉到诗意在艺术中的地位,正是这种诗意可以把内心的秘密用形象和符号自由地表达出来。潜意识隐藏在心灵的深处,当诗情从心灵涌出的时候,那些隐藏得最深的、早已被遗忘的记忆便伴随着诗的联想浮现出来,对米罗来说,这种记忆便是加泰隆尼亚的原野、山峦、农舍和橄榄树,它们已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更象抽象的符号反映着米罗内心的呼唤。 超现实主义强调梦幻、联想和象征的画面效果和含义,米罗在他早期的作品中直接以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作为想象的来源,如《犁过的农田》(1923-24),象一个想在记忆中极力挽留的世界,它只在梦中出现,或是瞬间掠过脑海。它残留在记忆中,却又变幻不定,画面上的景物不规则地排列着,奇形怪状的动物,树丛中藏着一只眼睛,耳朵却长在树干上,一排排黑色的线条显然代表犁过的农田。米罗认为这是纯粹的自然,但不是来自客观的真实,而是来自对自然的梦幻般的思念。《小丑狂欢节》(1924-25)则更象纯粹的想象,开始脱离了对早年生活的直接回忆。画这幅画的时候,他并不是无目的地涂抹,而是画了很多草稿,从中捕捉无意识中闪现出的意念,再把这些意念精心设计在画面上,画面上仿佛是一个孩子在看完马戏表演后留下的印象,充满着稚气和幽默。实际上,米罗要捕捉的正是在一个成年人的心灵中闪现出的童年的回忆。在所有超现实主义画家中,米罗最忠实于自己的无意识感受,他自己也认为《小丑狂欢节》正是在诗的境界中超越了现实。 米罗的艺术后来基本上是循着诗意与自然意象的路子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逃避战乱,再次来到僻远的山乡,在忧虑与压抑的心情中继续为艺术保留了一块净土,那些充满诗意的命题与符号化的梦境仍然反映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如《三更时分的夜莺之歌和清晨的雨》(1940)和《给情侣们启示未来的美丽之鸟》 (1941),画面上似乎只是美丽的色彩和抽象的色块,但仔细辨认,很快就能看出自然的意象:月亮、星星、小鸟和动物,当然也有变形的人物。米罗总是在很多画中不断地重复着这些符号,但给人的却是全新的印象,因为这些符号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来自他的记忆和对自然的感受,经过灵感与诗意的纯化,把观众也带入了他的梦境中。 战后,米罗已成为国际性的大艺术家,绘画也日益走向单纯,无论是为大型建筑设计的壁画还是架上绘画,都只有几块大的纯色,再加上符号般的点与线条,这似乎是纯粹的抽象绘画,再也看不到加泰隆尼亚的景色了,如《蓝色第三号》,只有一个红点和一个黑点,一根蜿延的线条缓慢越过画面,蓝色是那样纯净,象艺术家无穷的想象消融了整个世界,只有星星在歌唱,它仿佛留下一道纤细的轨迹,使人们去追溯蒙特洛伊那深沉的夜空。#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