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已办了十届,走过了将近二十年的历程。这二十年正好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发生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首届油画系研修班(以下简称油研班)开办于1982年,这时距离十一届三中全会仅两年,也就是说,首届班正好处于一个历史的临界点上,整个油研班的历史也将这个点上展开,这种展开意味着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构架,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同步。油研班是一个历时性的综合性群体,它不仅是教学与学员的组合,还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内在因素支撑着这个构架:一个是中央美术学院,特别是油画系的教学与艺术传统,这是创办油研班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它在众多艺术院校的油画进修班中最具号召力的基本条件之一;另一个因素是学员的成分较为复杂,这不仅因为他们预先在不同院校受过基本的艺术训练,更重要的是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与在校的学生相比,他们具有相对成熟的一面,在认同油研班的教学的同时,他们也会顽强地把前在的知识或接受知识的方式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创作。这两者形成一种交互式的关系,即一种依托传统的稳定和接纳思潮的开放之间的关系。 苏高礼教授在谈到油研班的教学时反复强调对规律的认识,提高基本绘画能力的重要性。他说:“在习作阶段对造型、色彩等绘画体系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内部关系和原则一定要花力气去认识和掌握,我们认为这是学习油画的本体论问题,也是中国人学习油画最难解决的带有观念性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研修班教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苏高礼、马保中,《美术研究》,1998年第3期。)从表面上看,这是基础训练的问题,而实际上中央美院的教学与创作传统正是在这儿显现出来。油研班的绝大部分学员都接受过程度不同的专业训练,一部分学员还有较强的创作能力。油研班的教学所能提供的深造恰恰是建立在中央美院优秀的油画创作的传统之上。 如果说1950年代是中国油画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的话,那么中央美院则是这个转折的策源地,无论对苏派的油画模式都多少不同的评价,但对于完善油画教学的制度,进入油画传统的内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中国的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发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穿越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而在80年代初期达到高峰,也就是批判现实主义(“伤痕美术”)和乡土现实主义的时期,所谓高峰即意味着现实主义油画由自为进入了自由的阶段,尽管这也意味着苏派模式行将终结。在80年代初期,也就是油研班开办之初,严格的学院训练和坚实的造型基础与现实主义的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深造也就是进一步提高写实能力,以适应现实主义创作的要求。特定的历史条件对油研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实主义的传统贯穿油研班的历史,对油研班来说,这个传统不仅指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规定了油画艺术最本质的语言特征。只有在油画语言的本体上,才具有“训练”的可能性。尽管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油研班的发展历程中逐渐退出主流位置,但现实主义的油画语言始终是油研班的教学基础。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以再现客观对象为基础的油画语言的教学体系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再现作为油画语言的基础,也是油画本身的存在条件;另外,再现并不是孤立的语言形态,它与艺术表现的对象的着直接联系,尤其在现代主义思潮之后,当艺术的目光再度回归现实的时候,油画与现实的天然联系重新激活了油画的表现力,尽管语言的形态和现实的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转变为再现的语言形态与基础,这也反映了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油画语言的功能性置换。油研班的创作历程深刻地反映了这种变化。它一方面证明了油研班的教学体系不是一种封闭的画室训练,而是一种开放式的结构容纳八面来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文化思潮与艺术思潮对它的影响,它象一部微缩的中国当代绘画史,记录了油画语言的功能性置换,也记录了中国当代绘画的历程,这个意义也是油研班的成功之所在。油研班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现实主义的传统与变异,语言的革新与形式的表现,观念的切入与人本的体验。从时间的划分来看,大致是第一个阶段以一、二届班为代表;第二阶段集中体现在五届班;八、九届班不仅反映了当下的艺术思潮,在某种程度上还引导了当下绘画的趋势。当然,这种概括是含糊的,每一届油研班都有各种不同的风格,每种风格也都有突出的成绩。这种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反映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为了概括出油研班发展历程中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