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投资与收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太注重了投资而缺乏收藏的信心,没有按收藏规律走,这样往往会“有心栽花花不活”。
首先,对艺术史的正常梳理产生偏差,似乎价格最高的就一定是最好的。艺术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抛开艺术史自身的发展脉络而去跟风显然不理智。能在艺术史上产生影响的艺术家,一定就是和某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密不可分的。某一时期那些当红当紫的艺术家一定和投资有关,但不一定和收藏有关。基于这些,想给收藏和投资者一点忠告:先拿出大量的时间梳理一下艺术史,看看在历史上那些造成很大影响的艺术思潮和形成转折意义的艺术家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同时再研究一下当下的社会背景,提前判断出下一次艺术思潮是以什么形式、什么契机、什么时间出现在人们面前。每一种艺术思潮的出现都是有前兆的。艺术史的编写都是按艺术思潮、艺术流派的先后顺序编写的。例如,古典主义艺术家,它要例举出各国都有哪些代表艺术家。文艺复兴要写上:发源、形成、高峰、衰退并且会例举出各个时期都有哪些代表人物。艺术史不会写上:2008年谁是中国当红的艺术家。但投资者却最关心这些。
其次,功利性的心态还会遭遇一种每个初入门者都会面临的问题:那就是靠“耳朵”买艺术品还是靠“眼睛”买艺术品的问题。现在的全国大部分低端市场的一些投资收藏者,都是靠耳朵听来买艺术品的。他们通过对某一艺术家社会身份的判断,例如是否是美协会员、理事、主席等,是否是某部门或艺术机构的负责人等,唯一的一个重点他们却忽略了,那就是你要看他的作品。通过作品和相关信息来了解艺术家的艺术观点、艺术语言,看看是否会成为下一次艺术变革的转折人物和中坚力量。有一个现象很特别,往往那些没什么社会身份的人才是更需要注意的,这种例子太多太多:如大家都熟知的凡高、俄国的十四个学生事件、库尔贝等。很难想像一个总想着出名策略、一门心思全用在引起轰动效应上的一个艺术家,在学术上能有啥建树。收藏者如果不改变靠“听说”来选择艺术家的这个陋习,那么你永远都入不了门,你会一直“交学费”。跟风、买高不买低,都是投资和收藏者的软肋。
再有就是投资收藏者的跟风,又反过来影响着艺术家的跟风。许多艺术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搞花样上。例如:光头现象、艳俗现象。一方面艺术家获得了一个信息:这类东西好卖,是一个成功的艺术样式,然而又不能完全临摹,于是就有人在现成的艺术样式上做文章,或做小改动,或搞一种重新组合并美其名曰:“创新”。熟不知这种艺术创作策略,完全背离了艺术发展规律和健康的艺术创作状态南辕北辙;而另一方面,买家一看:哇!艳俗艺术怎么这么火?怎么那么多人画光头。那么这些东西就一定是当代艺术的代表了。设想一下,如果方力钧当初画阴阳头不是也一样会成功吗?问题不在这,问题是他和搞音乐的崔健、搞文学的王蒙等人是那时期中国社会状态应该出现的一个艺术现象,是社会转折时期,文艺所出现的一种应时反应。现在的后来者,看着老鼠尾巴去画猫,有些太可笑了。
另外收藏家和投资者功利性的心态,还会使艺术家永远保持着一成不变的习惯。陆俨少晚年的变法就因为香港买家的不认可而无疾而终。一些买家都认陆俨少的先期作品,而变法后的作品,大家怀疑是否是陆俨少画的。这不能不说是陆氏艺术人生中的遗憾。一个艺术家需要不断提高自己,一成不变的老套路,只能让艺术家艺术生命的火焰越来越弱,散发着朝气和能成就大气的艺术家不会一生只局限于某一光辉的头饰,如山水画家、人物画家、雕塑家等。作为藏家和投资者要鼓励和扶持艺术家的各种探索和创新。藏家既不能按自己的喜好选择艺术家同时也不能按自己的喜好对某一艺术家探索性的创新给予无原则的捕杀。艺术品收藏有个规律:曲高和寡。当大多数人都说好、都喜欢时,尤其自己要注意,这可能就是一个美丽的陷阱。中国的当代艺术史上有几个我们根本绕不开的艺术家,如实验水墨的刘子键、王天德、艳俗艺术的周春芽、玩世主义的方力钧、文学上的王蒙等,笔者不喜欢他们的作品,然而如果选择收藏和投资方向的话,我依旧还会选择他们,因为写当代艺术史时绕不开他们,这就是收藏家的所谓理智。#p#分页标题#e#
当艺术家在进入当下社会状态而选择了某一艺术主张时,你要看他是否是所有的艺术活动包括架上、装置、行为、理论等都是在为自己的这一主张张扬、鼓吹。对于那些艺术主张混乱无序,甚至是反动萎靡的艺术家一定要更加谨慎。当选择了艺术家后更要关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那种买一张画就万事大吉的做法依旧还是投机行为,你的收藏尽量要成为某一艺术家个案的艺术史。你收藏的意义也就在于此,你的收藏行为才会对将来整个艺术史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总之去功利化,保持一个收藏家应有的理智,拥有广博的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知识,培养和扶持艺术家大胆的创新探索,可能会“无心插柳柳成荫”,你一定会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