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津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 于奉胜:书画收藏家 ◇ 却 公:书画收藏家 ◇ 刘应刚:收藏家 ◇ 倪 葭:《中国书画》编辑 倪葭(以下简称倪):从2005年初到现在发生了几起画家本人和家属鉴定作品的事件。如珠海市博物馆举办《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中发生画家家属"打假"的事件,5月发生的后续送京鉴定事件,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却公(以下简称却):这件事情,因为我没到现场去看过,所以没有发言权。 章津才(以下简称章):画家站出来说不是自己画的,或者家属站出来指指点点,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了。类似的还有上海博物馆的傅抱石展览事件。 于奉胜(以下简称于):我是展览的最后一天去的,到那一看,整个展览的展品全是假画。上海博物馆丢了多大的面子啊!我一看那些作品的老裱功。有的裱是康熙的旧裱,"借尸还魂"。买画都愿意买老的裱功,以为不会有假。所以很多造假之人买了老裱,把新画套上。鉴定时就算拿着印谱去对印章也会出问题。现在采用照相制版,几乎可以做到一模一样。 章:现在的文章对各种作假手段全都点到了。作假唯一的新发明就是用高科技复制图章。刚解放时,六几年、七几年那一段,没多少人敢做假。那时不是没有艺术市场,但谁敢干坏事?现在有市场了,早年间的作假手段就全出来了。 刘应刚(以下简称刘):那时候真画都不值钱,谁去做假画?也许那时候的人觉悟也高,都很自觉。 于:有些画家在世时是没有伪作的,黄宾虹、徐悲鸿的画就没有"老假"。因为当时黄宾虹、徐悲鸿的画不太值钱,所以没有人去作假。齐白石活着的时候就有"老假"。假画都是根据社会的经济规律来的。 却:黄宾虹在世时就没拿自己当画家,他把自己看做学者,他的画前几年还很便宜。 倪:各位如何看待画家和家属鉴定的问题? 于:现在中国画市场为什么这么混乱?原因很多,其中就有家属鉴定的影响。大画家的家属几乎没有几个是会看画的。陈佩秋先生是看得比较好的。很多画家的家属是在书画市场兴起后出来指手画脚的。在这些画家活着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研究画。有很多家属在利益的驱动下写假鉴定。拍卖公司有时还要找他们鉴定,拍卖公司都不能鉴定还卖什么画呀!? 却:还有一种情况,某些画家家属手里没有画,因为没有,看画家的画值钱了,心理不平衡。这就像是瞎子诅咒光明。 章:家属鉴定是舶来品,在日本有几十年历史,但是现在已经出大问题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晓路研究日本画,写过一篇有关日本家属鉴定的文章。文中提到个事例,日本一位画家的儿子,一直就从事炼钢业,后来市场上出现了他父亲的好多画,请他去看,他出现了很多错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艺术,怎么可能会鉴定呢?家属鉴定在日本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 却:结果这糟粕反让我们"继承"了。日本侵华时占据满洲里,很多日本人以为在中国要长久地呆下去,就把家(包括家里的藏品)都搬来了,结果抗战胜利后他们溃逃回日本,很多东西来不及带走,就留在了中国,这其中有很多是日本画的真品。现在把这些日本画拿回日本去,画家家属都说是假的。因为这些画家的作品在日本国内有稳定的市场价位。一次涌入大量作品,势必对已经形成的市场造成冲击,他们要控制市场的量。所以凡是从中国拿去的作品,家属全说是假的,只有从他们家里拿出去的才承认是真的。 刘: 日本人鉴定很机械的,你拿作品给日本人看,他只承认书上有的。大和民族是个循规蹈矩的民族,做任何事都一板一眼,有一点不一样都不行。 章:前辈是艺术家,家属不一定懂艺术,但是这位艺术家的学生也许可以鉴定他的作品。学生也许可以超越老师,也许超越不了,但是老师的艺术他是了解的。也不是说家属就不能鉴定,如果他几十年都研究艺术,多接触市场,真假作品都看过,研究得到位,可能也会鉴定先人的作品。但更多的情况是画家生前画不值钱,家属根本也不研究。古时,乾隆皇帝收藏,一靠前人的著录,二要跟众大臣一起研究真伪。宋高宗鉴定靠米友仁,元朝鉴定的权威是柯九思。历史上当然不止这几个鉴定家。这些人周围还有很多眼力好的人,群策群力,这样才能保证不出问题。宫里留下的收藏品中也有假的。总体来说真品占绝对多数。这里有一个比例问题。 却:有一点说明问题,国家鉴定委员会的书画鉴定委员,没有一个是画家家属。说明国家在选拔专家时根本就没有以此作为条件依据。 章:"某某画家家属"不会作为考虑条件。选拔条件是,某人在长期研究活动中出错少的,比较而言在某一时期是高水平的,在文物征集中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为出作品集、搞展览、作研究把关的。国家以这种标准来选鉴定委员,我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是有效的。启功先生说过:功绩很大。但是这些老专家的研究是各有专擅的领域,如果是全套的什么都懂,其实是什么都不太懂。家属鉴定是很危险的,对于鉴定书画来说,家属和其他外行是一样的。如果态度再不正确,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去从事鉴定,这个危害太大。 于:从古到今的画家何止几十万,每个画家又分早中晚期。这里的学问太多了。家属鉴定最迷惑人。 章:关于家属鉴定,有个真事,某人鉴定其父(某著名画家)的画是通过《易经》算真假。1993年初,在廊坊头条,成立了一个拍卖行,搞了北京的第一场拍卖,请我们给他们搞鉴定。秦公、刘书言、我,还有那位著名画家的儿子,组成专家小组。一张画拿出来,我们都凑过去看,他走到一边,将手放于身后,用手指掐算,我们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好几张了都这样,口中念叨,"真的、假的、真的、假的"。结果有时候和我们说的一样。我们那位刘老先生八十多了,人特老实,对我说:"咱走吧,这个人跟我们文物商店的不是一路的,我不干了。" 于:鉴定结果一样,那是蒙对了。就像作判断题,一个"√"一个"×",总有蒙对的时候。有些人理论水平非常高,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鉴定上没门。即使是著名的美术评论家和画家来搞鉴定,也要从学徒开始。 章:不能从作品的艺术水平来判断真假。不是画得好的作品就是真品,画得不好的作品就是赝品。艺术家的一生是有变化的,有好有坏。画家有时不愿意给人画,但涉及人情关系,就画些应酬画,这样的作品也是真品。刻意仿的时候,比如学生模仿老师,因为学生名气小,又急于赚钱,所以他有时候仿的作品会比老师画得不好的作品水平高。 却:学生光仿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和老师的精品,这样好卖。作假画一定认真,没有率意的。 章:特别是学生,他完全掌握老师的笔墨规律。他做的假画,鉴定起来就有些难度。搞鉴定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看真东西,也要看一定数量的假东西。把这两样东西同时放在一起对照,这个过程是不能少的。有这种机会,有一定的领会能力,这个人就能成功。机会和领会能力缺一不可。不是有理论知识就能搞鉴定。我就老举这个例子,学中医的学生,《汤头歌》背得滚瓜烂熟,各种药都背下来了。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后。具体结合每个病人的情况,还要望闻问切,他才下药。我要是年轻,《汤头歌》也背得下来,但是我不敢下药。 倪:我采访过画家的家属,家属认为虽没有从事与书画有关的工作,但是对家人的绘画的题材,作画时用笔、用墨、用色、章法布局,还有落款、钤印都是非常了解的。 于:很多家属在画没升值之前就不研究画。很多画家的夫人以前只负责画家的生活。所以你要真地去买,去看,上过当,吃过亏,才能知道画的真假。能把假画做到市场上有七八成人认可的造假之人,都是高手。他不会在落款上露马脚。作假的人对画家的特点保证比家属研究得透彻。他力求每个笔画都像,怎么可能让家属看出来? 却:不真正从事书画鉴定,看得再多也是外行看热闹。真正做假的人,比画家家属还要了解画家,他不会犯落错款这种低级错误。真正做假的高手一定比家属的水平高。给家属1000万去买他前辈的画,估计很多人都会买一大堆假的回家。 于:现在中国有好几个"专家"。真画不题,专题假画。把真画都说成假的。还有,有的大鉴定家,你看他题画,有时候题很长的一篇画家介绍,就不提这幅画的真伪。 倪:当代画家的作品,拍卖行和买家通常会考虑画家本人或是其家属的鉴定结论。 刘: 怎么会把家属和鉴定家等同起来,这是完全不相干的事。家属鉴定是一种迎合买家的行为,拍卖公司把它的位置给降低了。本来拍卖公司是权威。我认识一些行家,买画时他们会帮我把关。有些人涉足艺术市场,不请专家而请家属帮他看画。这就导致家属鉴定。 却:写着家属鉴定的作品中也有假画。而且行家一致认定是假画。但是这样的画拍卖公司还上,那拍卖公司自己就有问题了。 于:这样拍卖公司就有了挡箭牌,有个推托的借口。他要不这么做就没有货源了。出版物中也有假的。所以这一行是相当复杂的。而且,有些拍卖行把自己的位置都放错了,他本来有专家,他偏要找家属看。自己瞧不起自己。有些拍卖图录上会标明某些作品经家属鉴定,我问拍卖公司的负责人:拍卖图录里很多写着经画家、家属鉴定,那没写的不就成了假的吗?不能那么干。他没法答复我。他不知道这个事掩盖着另一个事。确实有些画家初期的画比较幼稚,这些画拿出来,他没有一个正常的心态去面对,他感觉这些画影响他现在的市场。另一方面,可能还是他觉得自己那时的画画得不好,怕别人说他画得不好。起步阶段画得不好是事实存在,怕也不行,不能否认。 刘: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控制市场上的量,但应该实事求是。品质不好的画家不会成为大师。 却:拍卖预展时经常看到一些书法家,篆刻家,还有画家看画。明明是张开门见山的假画,他拿着放大镜看半天。明明是张显而易见的真画,他也拿着放大镜看半天。纯粹是装模做样,给别人看的。 倪:专家是从什么角度判定画的真伪,不能笼统地凭作品的风格和气势就言其真伪吧? 于:总之,真画会说话,一看就传神。年代的气息永远掩盖不了。时间长了,墨就沉下去了,色是稳的,纸的颜色还有画家的风格,多方面的因素都有考虑。 却:没有任何一种科学技术可以代替现在的鉴定方法。画作与画家当时作画的精神面貌有关,心情好,画出的画就好,心情不好,画出的画就不好。鉴定不能过于机械。章先生是我的老师,我们认识10年了。但是章先生只是教我一个方法,其他的要靠我长期去看,去体会,去摸索。不可能说我天天跟着他就学会鉴定了。 倪:画家在绘制过程中有一些错误、出入,这是可以原谅的吗? 于:不是可不可以原谅,而是必须这样。画家如果按照常规的标准来做画,这种题材这么画,那种题材那么画,他就不是画家,是匠人。我以前卖了一个齐白石的四条屏,嘉德的一个经理问我,"于老师,为什么这四张,张张款儿不一样?为什么有一家拍卖行的四张款儿都是一样的?"我说"画家题款是根据画的需要来题,这才有变化。做假者往往是采取大家常见的方式来做画,如果张张画的款儿都一样,一定有问题。" 章:那些斤斤计较于"似"的鉴定方法是鉴定工艺品的方法,好像做两个杯子,看做得像不像,书画不是印刷品。 却:做假画的一定掌握了画家的特点,比画家家属分析的还清楚。画家不是在有意识地制造规律,他的规律是他的性格、年龄等等综合因素构成的,他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画家的规律都是后人总结出来的。作假的人一定掌握这个规律。他们整天都在临那个"标准"款儿。他一定落上最"标准"的款儿。 章:搞鉴定必须有好老师把你领进门,要入对门,开始的时候把假的当成标准,积习难改。你没有辨真假的能力时不要看假画,先看一两年真画。写意画每一笔会怎样,谁也想不到,没有一定的标准。搞鉴定不能犯机械论。要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用在书画鉴定上。要尊重历史。老画家年轻的时候画得不好,他会寻找艺术的突破口,这里试一下,那里试一下,最后形成了个人风格。有时的尝试也许是不成功的。比如,黄宾虹七十几岁才成功,他前期都是在搞研究。想象不是鉴定的依据。鉴定要依据前人总结出的画家的笔墨规律,还有他的印、题款。有些名家的弟子在学徒时,都是帮着师父弄,给他办展览会。有时老师起个稿子,列出名目来,学生画完了,他最后收拾。当然这样的代笔画中有些水平高的也被后世承认了,因为那毕竟是画家本人认可的代笔。 却:现在很多画家有工作室。过去不叫工作室,但实际上也是做着相同的事情。下边的人完成后画家会收拾一下,会题款。吴昌硕的画有王一亭,王个砥代笔。王个砥活着的时候自己都承认为吴昌硕代过笔。那时候,有的人一订就是几百张,以吴缶老当时的年纪哪有那么大精力画呀。 章:我师傅告诉我,搞鉴定要拿眼看,不要问来路。我给拍卖行搞鉴定,全凭自己看,人家是不告诉我来路的。 于:看预展时我会自己判定作品的真假,但不能说,说了会影响拍卖行的生意。如果有信得过的朋友向我咨询,我会讲。我弄了一辈子,为什么要轻轻松松地告诉不相干的人。不给钱,不交学费就告诉你?! 章:不要听别人的。有的说真话,有的说假话。我提倡都说真话,但是不一定。这是商战。有的人故意把真的说成假的,因为他要买,他不希望有人和他竞争,这样他可以以很低的价钱收上来。你把画送到博物馆鉴定,博物馆的人会对你讲真话,但不一定看得准,但他会把他自己的看法告诉你。 却:博物馆里也有假的。博物馆里也是由人鉴定,也有水平高低。市场里专有一些人到拍卖行"埋雷",然后带着买家来"踩雷"。 章:现在市场上有假画,那是因为有人买假画,这不是鉴定的事。买假有几种情况,一是有人给买家掌眼,使买家认为那是真品,价钱也很高,没想到掌眼的人水平不成。还有的人心术不正,故意让你买假的。请顾问按道理说是要花钱的。假画利润大,一张假画买下来最多三两万,一转手就上百万,一张真品肯定没有这么高的利润。二是有的人以为看了几本画册,参观了几次展览会,就可以看出真伪了。我对几位朋友说了,你们不能自己买画。你错的多对的少,平衡不过来。我有一个建议,大拍卖行的东西从三四万块开始起拍,争到四五十万了,你再上手,落槌到你手里,那一定是好画。这样买假画的几率很小。实际上买家还是不懂,但是可以借人家的"眼睛"。还不只是借一个人的"眼睛",是借好多人的"眼睛"。但这招对于那些只卖假画的拍卖行不行,要到那些公认的大拍卖行去买,而且你还不能买一张,起码买10张,你就买1张,要是正好赶上张假的也麻烦! 于:你这个办法很好,能有百分之八十是真的。 章:你没有眼力,又想买便宜的,那你最好还是别做。有的人请我当顾问,我说我当不了,因为他请了很多顾问,跟我们不一路。这就很麻烦。我说,你认认真真地请我,我认认真真地给你看,我保证你百分之九十七八没问题。但是你可别怕花钱。我给你挑的肯定是最开门的。你嫌贵,那就不好办了。我搞鉴定40年了,要是收的东西有一半假的,早把我从工作岗位调离了。我现在退休了,但是有时候馆里征集文物还找我。艺术市场中的世故人情是有的。专家有时会言语含糊,但是不能胡说。比如有不相干的人问我作品的真假,模棱两可的话我也说。 却:关于画的真伪我是这样看的,家属把真画当成假画,他的损害一点不低于假画的损害。 于:把真画当成假画比把假画看真还可恶。这种事,派出所、法院、工商局都不管,家属自己没有"眼力",怎么保障? 章:把真的看假了,起码是把他祖先的劳动给抹杀了。我认为鉴定是件很难的事情,而且越搞越难。所以家属不应该随便说话。关键是家属看的只是自己家里的画,他不知道社会上的画。更不知道社会上那些做假的人的画。打仗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胜利。彼就是假画,家属不知道做假的人在干什么,会用什么手段,是不可以搞鉴定的。他可以搞欣赏。真正的保障,只有买家提高鉴定、鉴赏能力才行。 章:国家博物馆收进来的东西,假的比例很小。原因是国家花钱了,大家要认真地研究。比如北京市要买样东西,要经过很多人研究,最后责任要落实到人。将来上面追究我,我就追究你。筹办展览,你要签上名字,将来展览要办不了,牵涉到你的责任。你买了10张画,有1张假的,这真不算什么。而且如果我们看假了的作品,那也不是一般的假,那是会有争论的作品。如果10张有9张都看错的专家,这样的专家不能用。 倪:在艺术品市场中谁拥有鉴定的权威性? 章:鉴定的权威不是谁封的,也不是自命的。这是经过几十年的鉴定,考量你的成功和失败,以成功为多,这才可以。我们鉴定的时候也有拿不准的,拿不准就不要说它真或假,经过研究再确认。 于:什么叫会看画?真假难辨的时候,你说出你的看法,大家都信服,这才叫会看画。家属也不是完全不能看,常规的东西他们能看,类似于他们家的、他先辈出版的画集里有的作品他能看。稍微有点难度的,一般的家属都不会看。 刘: 花钱买画,买得多了就有权威,我相信眼力是买出来的。我这几年陆续买了些画,虽然都是行家帮我掌眼,但毕竟是自己掏腰包,买回家要认真研究,买多了自己也就有些心得了。前些年我也去拍卖会看看,但都是走马观花,看了也记不住,现在不一样,因为要买,要参与,就看得认真,看的仔细,不懂的也会找各位专家请教,逐渐地对有些人的作品就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倪:最后定作品真假,谁说了算? 章:博物馆的做法是集体研究,最后听几个人的。决定的人是要签字的。 却:谁说了都不算,市场说了算。我打个比方,现在某画家家属要捐一批该画家的画给国家,国家也要请专家看,不会说因为是家属捐的,国家就完全相信。当然,捐赠的作品国家是会要的。1999年翰海拍徐悲鸿的《巴山汲水》,廖静文先生就说假,这当时报纸都报道了。结果这件作品于先生120万买下来了。2004年翰海秋拍上卖了1500万。说明市场也逐渐成熟了,买家也逐渐成熟了。 于:当时廖静文先生就说假。这对买家可能是有影响的,但对我们这些行家来说不起任何作用。 章:我1973年就见到这件作品时要价1万元,经理不让买。当时我是收购部主任,只有5000元的权力,如果给他1万元也就买了。但是经理说贵,在1973年,确实是太贵了。上万的画,除非是宋元的。我们文物商店买了画是要卖的,买了到时卖不出去怎么办?那时候徐悲鸿没有这个价钱。 却:归根到底,家属也好,理论家也罢,经验是主要的,身份是次要的,不接触实物和市场,就没有发言权。#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