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djana Kerton 印度尼西亚二十世纪留欧艺术家,曾与毕加索一齐联展
李曼峰二十世纪留荷印度尼西亚藉华人艺术家,以油画重塑中国水墨的先趋
自接触收藏艺术品多年来,一直最感兴趣的主题是二十世纪亚洲西画史。总觉得开拓的阅读除了直接到対面的西方去探索是一途经,从身旁的邻居去对照更是深入了解世界与客观看自己的方法。
十九世纪末正逢西风东进之时,亚洲各国也因为各种理由:也许是因为殖民、也许是因为信息流通开放等,在这一个世纪多以来各国均有许多留学生到西方学习,他们最终也影响了整个亚洲在文化的进展及变化。特别是在华人地区,美术方面这些年艺术市场火热的常玉先生、赵无极先生、朱德群先生等人,人们的关注与他们在华人近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性是最直接的应证。当然在这华人美术史上第一波西画启蒙中,仍有许多已被遗忘却值得去挖掘的艺术家们。在我的收藏计划里,不只是对于二十世纪在西方社会居住过华人艺术家有兴趣,我对于同一时期亚洲各国因为这波西画风潮而远渡重洋学习,最终影响了自己国家美术进展的艺术家们,我也同样的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这时代应该是亚洲各国在文化演进上变化最大的一个时代,人材倍出,并且带着浓郁的各自民族思考的色彩,风格多元。这与今日世界如邻村的时代完全不同,君不见,近几年来拍场上中国当代艺术明星们与印度尼西亚当代高价艺术家们,两方的创作竟如近亲般的神似,不难的发现他们都同时受了西方某些被观注的艺术家们影响。
把话题拉回到我收藏的思考,我对二十世纪居住在亚洲华人地区以外的华人艺术家们也一直有着好奇,特别对于他们的作品变化与当时的历史也有着高度的关注。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最后没有落脚在自己的祖国又不返回西方学习之地,而选择长留在亚洲某处。他们又是如何影响了当地文化和如何把别人的文化溶入在自己的作品里。亚洲是种族复杂、文化多元之地,这一个多世纪因为世界开放迁移交融之潮所至,以及战争、殖民、商业等交流文化呈现出历史上最多变而丰满的风景,透过美术去阅读,更是如此。
透过艺术的阅读,更是可能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去窥探与理解已经不复存在的时光。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华人艺术家们,他们如何在多变的当时去安身立命、去表达出不同于平常路的观点呢?今日在亚洲正全面苏醒和日渐强大,宏观上透过亚洲这个角度的梳理,可以看到整个亚洲近代美术文化上的变化和互动,同时也的篇文章可以更客观的对照出华人在整个亚洲的定位。只是在收藏上,因为各国收藏的审美观不同,这点倒让可以轻松的避开他们主流热门商品,特别是印度尼西亚藏家为主的东南亚艺术市场上,他们豪气且直接的判断就是尺幅大、角色多、颜色艶为好,恰好与我所好不同可以窃喜。不过,随着信息的透明、高知识的新生代收藏者进入,过往土豪品味式的审美已渐渐有了变化。
从印度尼西亚到菲律宾,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从日本到韩国,从越南到泰国,甚至到印度。这个世纪的亚洲文化进展有着太丰富的故事和内容可以去挖掘,从美术作品去探索絶对是最有内容量的途径。
席德进作品
文章最后,我提供近日的阅读与自己的收藏,相互対照印证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两周前我当拜读了一篇从近代美术历史角度讨论两位艺术家常玉与席德进的文章《相遇在巴黎的天空下》后,心中更是有着许多的感动和各种的想象。常玉先生与席德进先生这两出生四川的艺术家,因为生命中的曲折和各自不同的理由,辗转到了法国巴黎短短交会,各自在这座城市待过或长、或短的人生时光。二十世纪中期的巴黎市对两人的创作生涯都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后常玉中年意外殁于巴黎,席德进则晚年病故台湾。从华人西画美术史角度上看来,两位艺术家都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自称台湾四川人的席德进先生近期渐渐被收藏群所观注艺术市场价格上扬。收藏者开始把眼光转移到他为数不多的油画作品上,拍场出现一波争购他生前因为谋生而为名人、乡绅所订绘,鲜艳多彩占他油画画作比例较高的肖像画。不过,我相信不久之前后,群众脱离狭隘的地域主观和市场的人云亦云,终将从时代的角度和亚洲近代美术史去看到席先生为什么占了一席之地。将会感动于他那为数较少不为生前生活所限纯粹创作的绘画之美,其中都是描述台湾农民生活景象与隐藏在乡镇的建筑,最珍贵的是他対于当地老人、老妇的人物画像更是精彩稀有,那为数极少的老人画像中,各各人物的神情都是时光逝去不再的风景。而人物背景更是席先生把闽南美学以西方抽象方法提炼出的一种个人化表现,与其它肖像不同。这些作品絶大部分一直在席先生手上珍藏,直到身后才由基金会捐赠美术馆,大家可以找机会去美术馆看看。#p#分页标题#e#
版权声明:本文为爱藏艺术网独家专栏,未经爱藏艺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爱藏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