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玉雕题材,动物造型总是玉雕师绕不开的素材,作为图腾的象征,龙、马、凤、羊更是历朝历代的经典玉雕作品。龙图腾、凤图腾、羊图腾都是包容、祥和的象征,龙图腾、阳图腾展现的是阳刚之美,凤图腾、羊图腾展现的是阴阳之善,龙凤是虚、羊阳是实,龙从形象方面体现厚德载物,羊则体现的是民族精神,“龙凤呈祥”(羊通祥)是中华民族龙腾一体的表述语,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也是羊的传人。玉器八千年的历史沿革中,古人对羊的偏爱,不亚于龙、马,从各时代的玉羊雕件上可追溯一二。玉羊雕一直是历代推崇的动物造型之一,从目前的考古发掘和考古资料证实,玉羊从商周开始,直到清代乾隆皇帝达到顶峰,其主要以陈设和装饰用玉为主。笔者以隋唐为界,分为两部分讲述以羊为题材的玉雕。
一、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夸张手法趋向写实写意
经历了史前时期,商周时期圆雕动物大量出现,品种丰富,有玉龙、玉虎、玉象、玉熊、玉马、玉羊、玉鸟、玉螳螂、玉鳖等。商代玉佩饰在玉器中占的比例很大,数量及品种都很多。尤其是动物形象异常丰富,造型生动优美,雕琢细腻,绝大多数为极薄的扁平器,也有立体圆雕作品。扁平器仅表现雕琢对象的外形轮廓,有剪影式的艺术风格。妇好墓出土的动物形装饰品极为丰富,走兽类有虎、象、熊、鹿、马、牛、羊、狗、兔、貘等;商代玉羊造型相对比较夸张,且出土较多,妇好墓出土的玉羊头达到364件,为和田玉中的水料籽玉雕成,色泽纯润。(图1)
图1、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羊头形玉佩
商代玉器造型朴拙,运用写实与夸张的手法,轮廓简练,突出人物、动物的头部、眼睛和鼻子。大眼、大鼻、大嘴是商代人物、动物的特点。人物与兽面的眼睛以“臣”字眼为主,眼球超过眼眶,亦有平行四边形眼、圆圈眼。玉雕动物之角也很有特色,主要有三种:蘑菇角,下部如粗柱,顶端有一圆锤,似未开的蘑菇,多饰在龙之身上;牛角,较短,下端较宽,上端极锐,弯度较大,两侧为弧形,角上饰成排的双连弧纹;羊角,一端粗,另一端锐,弯成“丁”形或“门”形。
商代玉器纹饰极为丰富,纹饰以简单的几何纹为主,直线纹、斜线纹、重环纹、对角方格纹、双连弧纹、三角形纹、勾云纹、云雷纹、菱形纹、方折纹、回纹、兽面纹、饕餮纹以及各种人物动物形纹饰常见。纹饰刻划短直线多于弧形线,粗线多于细线,阴线多于阳线,刀锋较硬。双钩阴线纹是商代后期玉器上普遍出现的线形,它是用小型勾砣旋刻而成的两条匀细平行的阴线组成。由双钩阴线构成的勾云纹,是商代后期玉器的纹饰主体形式。
西周时,玉羊的造型有了一定的写实意义,西周玉器纹饰线条流畅,弧形线多于短直线,讲求曲线美。西周中期以后,图案为抽象和简化相结合,出现了对称纹饰。纹饰采用双阴线外侧大斜刀的技法,线条弯转流畅,内线较细,外线较粗。主要有勾云纹、重环纹,各种人物和动物纹形纹等。西周玉器与商代玉器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在造型、纹饰、雕琢技艺方面基本沿袭商代后期作风,但从总体来看有简化的趋向,雕琢技艺在继承商代双钩阴线的同时,独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琢玉技法,变商代的两条垂直阴线出阳纹,为一条垂直阴线和一条斜坡阴线相交出阳纹,刚柔相济,利用不同反光和阴影之差,使西周玉器装饰更具立体感和图案美西周玉器多为平面图片雕,圆雕作品少且多为小型。纹饰线条圆曲流畅,飘逸柔美。
现藏于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曲沃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的晋侯墓玉羊,高2.5、长5厘米。玉质青白色。圆雕,作回首卧伏状。卷角圆眼,前后腿曲踞,蹄趾明显。底座为凸出的长方形。玉羊饰较宽的、排列有序的阴线,来分界四肢体躯。最具特色的是,头部至颈部、背至尾部有隆起的棱脊,饰有排列整齐的阴刻纹,具有前后呼应的效果。整体造型简练生动,颇具写意风格,这在当时极具先进性。(图2)#p#分页标题#e#
图2、曲沃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的晋侯墓玉羊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制艺术品主要用来观赏,数量虽然不多,但多制作精美,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早期丧葬用玉曾侯乙墓玉含共有21件,都出土于墓主人口内。青白玉质,半透明,滋润光泽。都是仿生圆雕,有牛、羊、猪、狗、鸭、鱼。口含器小如豆,只勾勒出轮廓,不雕出细部,通体抛光,色泽晶莹。这些动物形玉雕形态逼真,将它们摆放在一起,则给人一种情趣昂然、栩栩如生的感觉。(图3)
图3、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含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趋向写实主义的生活气息
玉羊的造型自商代即已出现,汉代时圆雕玉羊的造型已十分准确,多为静态卧形,身体肥硕,背部丰满,短颈,嘴部似榫凸,羊角雕琢细致,大而夸张,一般向下盘旋弯曲,羊身上多有阴线细纹为饰。此类玉羊用作玉镇或陈设品,也有些玉挂件。
汉代玉羊多饰有以手工刻出的阴线,线条细短、排列整齐且弯曲有度,一般刻于颈下、身体两侧、腿弯处,这些特征可作为识别汉代玉兽的重要标志和断代的依据。故宫博物院藏汉代玉卧羊,高3.1厘米,长5厘米,宽2.2厘米,玉羊为圆雕,玉料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斑。羊卧姿,昂首目视前方,眼睛以阴线刻成圆形,外圈加弧线。双角弯曲盘于头后方两侧,颈下及身体两侧以平行的短线饰作羊毛。前足一跪一起,后足贴卧于腹下。(图4)
图4、故宫博物院藏汉代玉卧羊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西汉羊纽玉印是江苏省盱眙县东阳3号墓出土,青玉质,高1.6厘米,器表沁泽较重,方形印,羊纽,雕琢简约,形象不失生动,羊身下穿有一孔,用于系挂,印面无纹,轮廓圆润,系长期把玩所致,当为玉挂饰。(图5)
图5、江苏省盱眙县东阳3号墓出土的西汉羊纽玉印
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动荡分裂的时期,在玉器发展史上也是处于萧条的低谷阶段,玉器制作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及两汉时期。但从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来看,六朝是玉器风格从神秘的古典传统向充满生活气息的实用化的转变期,玉雕以写实主义为主,玉羊的雕刻不是简单的寥寥几笔,而是开始注重细节。这时候的动物玉雕一方面继承了汉代玉雕工艺的直平雕刻刀法,另—方面又实现了刀法由粗简向精湛发展的转变,从艺术构思和雕刻技巧上来看,都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完美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