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13年末,我在北京的寺上美术馆策划了“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一回):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希望使用“策展”的方式将“美术馆”的学术关切拉到“今天的地平线”,并将一种“内置”的自我批判意识嵌入当下的青年艺术群,唤起他们走上“独立自主”的艺术意识之前的一种必要“准备”,提示出今天青年绘画经历了“当代艺术”思潮之后的一种冲击后的新生和搏击,在“媒介与方法”的边界和增长点上,对未来的文化担当起到一种“策展的提示”。同时对中国的美术馆系统正在进行的两个向度的突破进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所忽视或被障碍阻隔的重要方向给予了提示,尽管目前的一部分美术馆已经有意识开展了许多的实验和摸索,但整体上反映在无论公立还是私立的美术馆生态中的“学术自觉”仍未建立起来,也许随着业界的成熟与机制的创新,今后的美术馆对艺术的“介入方式”将会越来越丰富,“运行模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在运行机制、准则理念和配套机制尚处于萌动期的美术馆事业和艺术创新进程中,本次实验室计划期望“从现实出发”去探底今天艺术生态的基本情况。
“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一回选择了关注青年绘画进行“呈现”和“缕析”。本次实验设置了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第一,设定一个美术馆的实验室空间让艺术家进入工作室交流的语境中。本次展览以“绘画”作为关注对象,邀请了16位相对年轻具有更多未来可能性的艺术家,以他们的工作方式为关注对象,将艺术家在“工作室”中的媒介、方法和观念的集合邀请到美术馆空间中,并举行了“在媒介与方法的‘个体语境’”中的“对话实验”,每位参展艺术家主动介绍了自己的工作语境,初步实现了在美术馆空间中“创作”与“策展”和“批评”的对话。
尽管这种方式是令艺术家们不适应的,因为这改变了会议的组织形式和本质归属,将“批评家”针对作品对艺术家的“学术讨论”改变为由艺术家按照工作室中的心得、体验、信念、困境、突围等个体问题的介绍和交流。无论结果充分如何,艺术家的这次“经历”将是特殊的,因为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梳理”,会在各种理论“裹挟”的“常态”中进入一种“面对自己”、面对批评家和策展人的“交往互动”中。这种方式是奇妙的,像是一种自省、自问,也必须向批评家在场的艺术界进行自我表述。而发言的内容将围绕“媒介与方法”的“个体语境”这一主旨,这就预先给艺术家们设定了一个必须面对的话题,这一话题的锋利性将“直指”艺术创作最为“还原性”的起点并联通起“终极性”的终点,这种“起点-终点”的预设的确将艺术家们带入一种新的思考情境中,去思考今天的绘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有的艺术家谈到了对所使用媒介与方法的目标和不满,希望做的更好;有的艺术家谈到了对绘画的“迷恋”;有的艺术家谈到了自己的未来计划;有的表达要在绘画之外同时尝试装置和新媒体等形式;有的艺术家开始思考在使用绘画进行创作的时候所面临的一些个人情况,……。无论是直指议题还是一定角度的偏离,或是狡黠的逃避,都已经达到了策展人在实验室中进行“个体摸底”的效果,如同米歇尔·福柯指出的“不是你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你”,参展的艺术家在一定层面表达了自己,也直面了“自我”。#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