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化保养单位工作的邱弈铭,用近30年的时间收藏了2000多枚古钱币、200多件文房杂件与200多件簪饰。尤其是他的钱币收藏,其分类之详细、收藏之完整令记者惊叹。在与邱弈铭的交谈之中,记者更被其“收藏是为了让后人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历史及文化,而不是以此获取经济利益”的态度所打动。
历尽艰辛藏币2000多枚
邱弈铭收藏的古钱币是被小心翼翼锁在保险柜里的,由此足见藏者珍重之心。从商周的贝币到民国的铜板,一枚枚承载着时间历史的古钱币被展示出来时,几乎可以整整铺满一室。“我收藏的钱币比较齐全,几乎没有断代的。”邱弈铭告诉记者,他的所有古钱币都是分类收藏的,每一本古钱币收藏册中的钱币都大不同。
贝币呈天然贝壳状,色彩鲜艳;骨币玲珑小巧,造型奇特;桥币装入拱桥,纹饰精细;虎头整体如桥币,只在两头呈现虎头型;刀币状如飞刀,鱼币则活似游鱼……从这些最早期的造型奇特的远古钱再到铜钱,每一枚钱币上都承载与见证着那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
由于分类清晰明确,邱弈铭能很快地从2000多枚钱币里找到他想要找的。一枚枚被这样收集、分类、整理的钱币,都蕴含着邱弈铭的心血,所以才能烂熟于心。
稀有的“状元及第”花钱
物以稀为贵,在邱弈铭的古钱币收藏中,有一枚价值极高的珍贵花钱,全国大概也只有两三枚。这枚珍贵的“状元及第”花钱出自清中期,整枚钱币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在花钱的正面,“状元及第”四个字立体感强、深邃饱满;花钱的反面上书“福”字,下映鹿图案,鹿禄谐音,寓意福禄双全。花钱反面周边铸有细小精致的葵花,寓意夺魁。
邱弈铭介绍,“状元及第”钱有八面,代表八个方位;孔有六眼,代表六路,所谓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这花钱的眼也有讲究,前正面眼较小,后反面眼较大,这钱孔就像人生,越朝后看视线范围越大。一枚小小的钱币竟有这么多讲究,真叫人大开眼界。
说起这枚花钱,邱弈铭得到它也算有缘分。2005年的一天,他本来在一位老人那里看中了一枚咸丰大钱,对方要价两百,正在砍价时却被当时一个同行直接买走了。心里觉得有些郁闷,便在市场上到处转转,无意间看到这枚“状元及第”时,就觉得这钱肯定有价值,便以20块钱的价格买了下来,后来证实果然珍贵。
收藏经历中也有令邱弈铭抱恨终生的遗憾。那是在10多年前,他在市场收到一枚银元,是慈禧祝寿时发行的银元,两侧刻有精美的梅花。由于那时知识有限,并不了解它的真正价值,随后不久就转手出售了。后来多方查找资料,方才知道这样的银元当时在全国发行数量稀少,留存于世更是少之又少,现在价格已是天文数字。
藏品精美丰富
除了钱币,邱弈铭还收藏了相当丰富的文房用品与发簪饰品,各有200余件。邱弈铭先给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镇尺,他收藏的镇尺有二十七八种,其中成对的镇尺比较难得。精美的铜墨盒也让人目不暇接,其中一只方形墨盒,上刻山水风景,笔锋细腻、线条流畅、布局合理,邱弈铭介绍,这只墨盒上的落款为张樾丞,张樾丞的刻铜技艺十分精湛,曾名噪一时,也是新中国“开国大印”的制作者。
发簪之精美也让人为之倾心,邱弈铭说,他所收藏的发簪大多是清代的。记者发现他除了将发簪用透明的收藏盒规整分类,还在每一个发簪旁边为其注上特有的名字。邱弈铭告诉记者,这些名字都是他按照发簪上的纹饰自己取的。花纹为连翘者,取名”花枝俏“;花纹为玉簪花者,取名“娇美如玉”;花纹为梅花者,取名“暗香浮动”……每一支簪子都有她自己的名字,似乎簪子都因此被赋予生命。
收藏只盼能承传
邱弈铭的收藏启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在他十几岁的时候,邻居们每次晒东西、清理箱子的时候会把一些东西都倒掉,那时候还小以为只要是铜的就能卖钱,于是就把那些小铜钱都找出来并收集起来,但聚齐了三四百个之后最终还是没舍得卖。工作之后,慢慢发现古钱铜币是有价值的,才开始慢慢注意起来。
邱弈铭本身是做花卉生意的,由于花卉市场与古玩市场总是密切相连的,所以这给他的收藏带来得天独厚的条件,天天浸在市场里淘东西,既是乐趣又能有所收获。
邱弈铭表示,对于自己收藏的那些东西他绝对不会放手,2000余枚古钱币不管丢失哪一部分都将很难将其找回来。自己本身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赢取经济利益,只希望能够让这些东西流传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灿烂的货币文化。他认为这些古钱币能留存下来十分不容易,每一枚钱币对于了解那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都是很有帮助的。邱弈铭心中也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将来一定要搞一个门市与展览馆,让这些东西既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