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谚道:“乐中有诗,乐中有画。”音乐是“借景抒情”的,绘画是“情景交融”的。画家创作的优美图景往往是蕴涵音乐的,古往今来,有抒情音乐风格的国画家和作品不乏其例。其实国外有类似风格的画家及作品,也可列举不少,譬如19世纪法国米勒的作品《牧羊女》《晚钟》,20世纪美国安德鲁·怀斯的作品《克丽丝蒂娜的世界》《海风》;日本东山魁夷的《山灵》《绿的回响》……
诚然对于音乐修养高的阅者,欣赏画作时,他的胸臆中自有音乐涌起,情景交融,感受丰沛。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他们是听不到“画外音”的。若能为画作配上点题音乐,让绘画“插上音乐的翅膀”,“借乐传情”,将使其艺术渗透力倍增。
当然从美术展览的传统来讲,美术馆里是应该保持肃静的。但从“诗音画解读器”里听到音乐总还是允许的。我这里所指的是一种类似故宫用作导览的语音讲解设备,可供选择聆听每幅作品的题画诗、背景音乐、解说文等。对于美展的这种传统惯例,我倒以为:“这层窗户纸”是否也该“捅破了”?尤其是对于少量重点作品,不妨通过按钮操控,由附置的扬声器放送小音量的特定音乐,来进一步渲染烘托绘画主题,以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这或许能让欣赏画展变成一种气韵灵动、有声有色的“综合艺术”的盛宴,姊妹艺术的相融对接,将会升华产生出“艺术的二次方美”。
被哈默称为最“接近诗的”画家陈逸飞,上世纪70年代初的成名作《黄河颂》,就是源自音乐命题而创作的大型诗音画佳作。80年代旅美期间,他又创作了大量的“音乐家系列”作品,其中较著名的有《浔阳遗韵》《长笛手》《四重奏》《竖琴师》等。这些直接演绎音乐的油画作品,达到了绘画艺术的极致。这些作品展出时,就亟须天籁般的音乐来配合。今年4月,我有幸观赏陈逸飞艺术展,画展精品荟萃,颇为成功。但抱憾的仍是受画布和观念的局限,这种“音画交融”的神驰境界,尚未能出现。
其实一幅绘画作品创作完成时,作为作品的生命才刚刚开始。你应尽力为它营造一个优越的生态环境,让它与精美的诗文、沁人的音乐融合在一起,神驰畅游。“画有尽而意无穷”,把画家所想表达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充分传播,这无疑是艺术家的真正心愿。相对于戏剧和电影艺术来说,绘画艺术的展示形态似乎还停留在“哑剧”和“默片”时代,依然如故,没做任何革新演变。
这不由又使我想起:陈逸飞这位跳出思维定式的天才画家,在绘画事业上大获成功后,又毅然转投服装设计、模特表演、电影拍摄的动因……因为他不想“只局限于一块小小的画布”、“除了画画不要做其它事儿”,“选择什么样的形式表达美,在我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告诉人们什么”(陈逸飞语)。
作为一个率性的艺术“玩家”,我将近年来所画的几十幅“诗音油画”,都配上了点题音乐和题画诗。如为近作《佛佑》配上黛青塔娜演唱的《Ongmanibamai》,为《路径》配上轻音乐队演奏的《希望之翼》,为《雪韵·大剧院》配上古琴师巫娜演奏的《古琴之约》等。携手配诗和音乐的绘画,更能沁人心脾,更具“艺术的二次方魅力”。
当然这是项颇具专业性的工作,不少画家为自己的作品配乐会有困难,那何不请资深的音乐编配来帮助完成这项工作呢?所以,好的画是可以聆听的,绘画也是可以“借乐传情”的。假如走这条路的画家多了,“诗音画”这条路,也就有声有色地走出来了。
#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