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价格涉及到艺术的评价问题,这从来都是艺术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当然,中国艺术品市场价格作为中国艺术品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系统,在今天,需要确立与建设自身系统的评价体系与相应的标准,因为这关系到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及其路子的问题,可谓是重大而又核心的问题。
记者:价格在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多时候可以说标示着市场的发展方向,那么,在当下如何分析中国艺术品的价格的构成与形成的机制?
西沐:对于这个问题,前不久,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立项的《中国民间艺术品市场及其案例研究:紫砂艺术研究》课题结题,我们就以紫砂为例,结合研究报告谈一下这个问题。《中国民间艺术品市场及其案例研究:紫砂艺术研究》课题显示,在庞杂的紫砂陶消费群体中,以收藏和投资为目的的层次,因经济实力、审美情趣以及鉴赏能力的各不相同,对不同价位、不同风格的紫砂陶的需求均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价格颇为敏感。从多年的紫砂陶市场运行情况看,决定其价位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由技术职称决定。这是最主要的因素。荣誉称号从国家级大师到省级大师或工艺美术名人,再到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直至工艺美术员,其价格呈金字塔状,越往上就越高,人数也越少。也就是说,一件紫砂陶的价格是与其制作者的专业技术职称相吻合的。作者的职称越高,其作品的价格就越高。目前,国家级大师的作品价格都在六位数以上,高级工艺美术师的作品价格则不会低于五位数,而助理工艺美术师的作品价格一般也会在千元左右。这种情况也并非一概而论的,由于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有高职称低价位,或低职称高价位的情况。因为作者评有专业技术职称或晋升了专业技术职称,其作品价格也就与日俱增,可按几何级翻倍,所以,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宜兴陶瓷业的从业人员对评定职称一事历来趋之若鹜、炽热不衰。(2)社会认可度决定。社会认可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各类媒体宣传效应,使紫砂文化得到了大普及,媒体让喜爱紫砂的人认识并了解了一批实力派紫砂陶艺家和他们的作品;二是各类商业性会展活动的频频举办让紫砂陶有了很大的展示空间,全国各地与紫砂陶有关的各类茶博会、工艺品或旅游品博览会等常年不断,很多参展的作品都能获得一定的奖项,这为艺人们推介自己的作品添加了重重的砝码。(3)由制作工艺及造型等决定。如果说前面两点是紫砂陶本体以外的因素,那么一件紫砂陶工艺品的价格高低自然还要看其自身的特点,可用“泥、形、工、款、功”五字来概括。一是“泥”,即首先要看紫砂泥质的好坏,紫砂泥有紫泥、绿泥及红泥之分,也有老泥和新泥之分,不光是其色泽不同,其结构也不尽相同。由于原材料的不同,带给人的功能效用及感官感觉也就不尽相同。二是“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的各种器皿中最丰富的,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型,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紫砂陶的造型全凭感觉,有古拙、清秀和大度之分。三是“工”,即紫砂陶的做工十分严谨,如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成型过程中,点、线、面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都必须交代清楚。面或毛或光,线或直或曲,点或方或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谨等,都有严格的工艺要求。四是“款”,款即壶的款识。根据款识了解制作者和题词镌铭者的身份,由此鉴别壶的优劣。五是“功”,这是指紫砂陶的使用功能,即是否因讲究造型美而忽视了功能美。(4)由文物价值决定。紫砂陶的收藏对象除了当代名人的作品外,还有1912年以前制作的“古壶”,1912~1954年制造的“民国壶”,1954~1982年制作的“早期壶”,这类壶虽属粗器,由于具有时代特征和断代标准,同样具有收藏价值。这些紫砂壶因其年代久远,所以带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因素。由此可见,在技术职称职务、社会认可度、制作工艺及造型和文物价值,再加上购买偏好就构成了紫砂艺术品的价格构成要素,而这种要素一旦在礼品市场的推动下,成为一种市场定价的认知,那么建立在这种认知基础上的定价机制就会约定成俗地建立起来了。从紫砂艺术品我们就会看到中国艺术品的价格的构成与形成的机制的基本路径。#p#分页标题#e#
记者:在决定紫砂价格的五大因素(技术职称、社会认可度、制作工艺及造型和文物价值)中,制作者的技术职称属决定性因素。作为长期研究中外艺术品市场的专家,您觉着这种定价方式会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影响?
西沐:客观上讲,艺术品市场价格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大而难的问题,并且是一个难以进行理性分析的题目。它不仅受理性的价值取向驱动,还受到不理性的购买偏好取向驱动,有好多非控因素存在,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但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人们更多地看重技术职称及官方地位与名号,是一种客观地存在。这可能是由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基本水平与状况所决定的。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构成中,礼品市场的份额还占据一个主导性的地位,再加上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健全,相关的审美标准及价值评价体系都尚处于缺失阶段,对于一个普通的收藏者,对一件艺术品的审美及价值评判,是很难做到科学、系统与公正的评价。当然,这不能迁罪于收藏市场,因为,这个问题是一个大的世纪性课题,即使在艺术界、学术界也处于研究阶段,不少时候为此还争论得狼烟四起,远未达到一种共识,更不用说建立相应的标准与体系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就更加依赖由公权力给予艺术及其艺术家的一种认可与认定,于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代表一个人学术水平的职称,其次是彰显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力的官位及由公权力部门授予的各种名号。
一旦这种价值评判取向形成,人们就可能更多地用这些符号的称谓当作了艺术本身,这时,根据称谓的高低来划分艺术水平,来代替艺术的价值发现,这种导向一旦形成,就立即会通过市场机制传递并影响到艺术家及收藏家的行为,于是就出现了艺术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艺术创造上,而是更多地去结合公权力并力求获得相应的荫护,藏家也不用发现的目光去收藏,而是逐名,于是“名”越来越成为当下艺术界与艺术市场中的战略性资源,而艺术创造所应有的价值被边缘化。问题的关键可能并不止于此,而是这种趋势,当下愈演愈烈,并呈现出扩大化趋势,着实值得人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