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市场的通则,“眼光好不如买得早”,对于投资年轻艺术家的永恒话题,又早又好相对都不遥远;当代艺术市场中正在青年队的年轻艺术家们,如今貌似还在国家队里混,等进入到国际大赛阶段,谁会成为下一个“球星”?
股票市场上杨百万的故事也会发生在艺术品市场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传奇”。
正是因为这种“传奇”的存在,年轻艺术家——艺术品市场上的这些“原始股”,成为了艺术品市场永恒投资的主题。和股票市场一样,传奇可能屈指可数,但是“蓝筹股”数目可观,选择年轻艺术家板块,在不失为“永远的价值洼地”前提下,当然也会有风险。但是好艺术也有最明确的通则,“不光要买画的人喜欢,别人也要喜欢。”在这个前提下,才有收藏和投资的可能。
收藏投资泾渭分明?
星空间负责人房方是和70后年轻艺术家共同成长起来的艺术品经理人,从最早自己几千块钱买作品,到现在成功推出高瑀、陈可、欧阳春(微博)等年轻艺术家,房方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发现,收藏和投资,有的时候就像喝粥,“喝粥的时候你既喝了汤又吃了米,没有办法区分得太明显。”
在房方看来,吃米喝汤同时进行,就像“以增值为目的并不影响你对作品的喜爱,以喜欢为目的也并不影响作品增值。”房方说,“二者并不对立”。
同样经营年轻艺术家画廊的北京空间负责人李苏桥,本身也是当代艺术收藏家。在70、80后的年轻艺术家中,他列出了一个三十人左右的名单。李苏桥把投资和收藏分得很清晰,“我收藏跟我有共鸣的作品,并不意味着我只收藏跟我同年龄的艺术家。”李苏桥说,“年轻艺术家能够通过自己的视角反映这个时代变化的作品,我也非常喜欢。”他记得自己三十人的年轻艺术家收藏名单中,大多数都是名气不大的,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名气。“我收藏了一幅作品描绘的是西单的女孩,你能从作品中看到那个时候哈韩哈日的潮流,我就非常喜欢,但这个艺术家叫什么我现在不记得了。”
李苏桥的“北京空间”同样做年轻艺术家的推广,但是作为投资来讲,李苏桥有着有别于个人收藏的生意经。在他看来,做年轻艺术家投资,只有一件事最重要,就是将来谁会来买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十年后谁来接盘
40、50、60后的艺术家作品贵得有理,经过历史的判断和沉淀,又经历了欧洲市场、台湾市场和大陆市场的洗礼以后,能够留下来的艺术家已经非常有限,他们的作品早已经成为了金字塔上层的游戏。
70,80后年轻艺术家从万元到百万元不等,大部分作品几乎人人都能买得起,如果投对了标的,投对了蓝筹,就有可能成为“传奇”。
消费70、80后年轻艺术家,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会是谁?他们很可能是同样出生于70.80后的潜在消费群。李苏桥说,“消费年轻艺术家的新贵,他们不像我们50、60后,是严重缺乏美术教育的一群人,他们很有可能就是在西方读了美术史,可能就是热爱艺术的富二代,对文化艺术感兴趣,热衷慈善的一群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眼光和趣味,决定了未来市场的热点。
对于现在投资年轻艺术家的投资者来说,如果你把自己当做一个50后、60后的保守投资者或者艺术品经理人,那么可能意味着,会在未来的市场选择中被淘汰。李苏桥说,“你要想这群人喜欢什么,是什么让他们在欧洲读书时也热爱艺术,回到中国之后依然也热爱艺术。是什么让他们在今天,还花这么长的时间和精力,穿着高跟鞋到处看展。”
好艺术新标准:立足中国,面向世界#p#分页标题#e#
房方和李苏桥在年轻艺术家中寻找“好艺术”的标准一致,“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越是本土的,可能就越是世界的。”房方说。在符合社会主观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地域性和全球化,是判断新生代“好艺术”的基本出发点。“如果你没有全球化的视野,没有见过当下西方最流行的当代艺术家作品,也不知道他们是谁,如果你都不知道你也没看过大师作品,对所有作品的理解,都是具象、现实主义,我觉得在未来比较难跟80、90后沟通。”李苏桥说,“作为中国艺术品本身,必须有投资的地域文化性特征,受众会非常小,可能仅限于小圈子内,可能不会获得全球性市场。”
如今已经成功征战欧美市场的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在作品中和安第沃夫在很多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这也是村上隆成功征服欧美,走向世界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日本ASAG画廊创始人山口裕美,归纳了村上隆创作题材的五大方面,“自画像、官能、死亡、历史、时事。”这些大部分也能够在安第沃夫的作品中找到。
比如,安第沃夫和村上隆都曾经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艺术史里,让人们记住他们;他们都把自己识别力很强的肖像作为自己作品选题的一部分;他们都有让人深思的生死题材让人关注;也都有佛教和历史名画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