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阶段:实验的价值与悖论(1998——2008)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四川美术学院当代绘画中开始出现一股多样化的艺术创作潮流。这一潮流不仅贯穿了从60年代后期出生的艺术家到70后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并对80后艺术家的绘画创作持续产生影响,我在此将他们概述为四川美院的“新绘画”。实际上,川美“新绘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87年至1991年属于发生阶段;1991年至1998年是“新生代”整体崛起的发展时期。此时,对都市生活的关注,对个体化情感的强化及绘画观念的表达等都是川美“新绘画”的重要特征;1998年后,川美“新绘画”进入第三个时期——衍生期。此时的创作出现了“图像与语言”的双重转向,首先一部分艺术家的创作在图像实验上具有了新的视觉特征,譬如绘画语言日趋平面化和图像化,视觉意象也更为朦胧化和陌生化。这种语言探索,在借用西方图像观念和日本卡通形式后,迅速形成了卡通绘画的潮流,虽然存在着某些先天不足,但在内容处理上仍继承了川美绘画的人文传统,即重视个体情感表达、注重主题与个体经验的契合。而另一条强调“形式是艺术的本质”的观念创作线索也开始逐渐显现。艺术家们试图通过语言实验进入艺术的自身世界,摆脱视觉题材或内容,进入更为纯粹的描述与解释的场域。如果说“图像转向实验”意在填补艺术寓意与传统文本之间的缺失,那么,“形式语言分析”则是在希望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所见与所说之间建立一个阐释通道。当然,要分析这一情况的出现,则不得不追述到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室”的建立,川美油画工作室建立在1998年,主要是以教师的艺术创作风格和绘画语言倾向来分类的。共有三个:第一工作室倾向于古典油画艺术。第二工作室是介于传统与当代之间,是一个在绘画上进行语言探索的工作室。第三工作室则确定为综合视觉艺术工作室,具有较强的观念实验性,是与当代艺术现场结合比较亲密的一个工作室。工作室制度在建立之初并没有提出一个特别鲜明的教学主张和宗旨,而是更多根据当时任课教师的教学创作的类型和特点来划分的。所以种类型化的教学,今天看来实际上具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同时在教学结构上也更具有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川美油画的“工作室”制度实际上就是实验性教学。其宗旨是“开拓人的创新,发挥人的个性,创造新的文化或新的视觉经验”,今天看来这些都符合当时文化转型的时代需要。油画系工作室制度持续了大约十五年,2006年在整体搬迁新校区后,教学体系发生了新的变革。在此之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催生了四川美院油画系的艺术创作从敏感于自身的文化特点及肉身经验,注重“前卫性”和“区域性”的表述关系,开始全面进入观念叙述与当代文化建设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