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9月25日下午
地点:望京漫咖啡
李笑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王萌:策展人、美术馆艺术功能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李笑男:“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这次展览与你2013年策划的“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关注类似的问题,都展出了哪些艺术家?
王萌:简策、李博、李昌龙、申亮、韩亚娟、何杰、蒋华君、胡军军、贺勋、陈曦、李易纹、栗子、陆亮、彭斯、祁磊、沈昊、他们小组、吴笛笛、肖芳凯、谢正莉、徐弘、闫珩、杨帆、于幸泽、赵露这25位艺术家。
简策 J2 画布+丙烯+马克笔 185cmx130cm 2015
李笑男:你所谈的“观念”在绘画中的作用是什么?
王萌:谈绘画中的“观念”问题,首先需要区分“观念绘画”和“绘画观念”的不同,这是一个讨论的前提。回顾一下艺术界在2000年前后那十年左右盛行的“观念先行”策略化潮流,当时的情况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回到今天我这个展览所设置的语境和问题,需要提出,“观念先行”的做法有可能走向一种“题材决定论”的当代变体,有可能会让“观念图解”过多影响绘画,也会对绘画的语言生成产生一种“内拒”和“阻隔”,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偏离绘画的本质;当然从“可能性”的角度它也有可能实现绘画的工作界面和视觉机制发生当代化的有效转换。我们必须提醒艺术家在绘画的视觉“界面转换”的同时需要同时思考绘画艺术有无它的底线,这是一个在事物生成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的批评家在“研究室行动2”中关心问题是,这种绘画在当代视觉机制上所引发的新形态是如何转换过来的,它的内在机制和深层动力是什么?伴随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正在进行的这种观念性的视觉机制的转换,如果没有了保障,到底还是不是绘画,这种“观念形态”的绘画是否也需要遵守绘画艺术的基本规律,绘画艺术有没有一个基本性的规律?还是可以“放纵观念”走向“去绘画属性”的“作品化”?我希望在“发生期”将对特定艺术现象的这种“批评式”的问题通过“策展”导入到艺术家和公共媒体的视线当中,这是我目前条件下通过“研究室”也好通过“实验室”也好所形成的五次策展行动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我希望使用“策展”的发动机作用,把创作和批评围绕一个正在进行的“艺术现象”而使不同知识背景和话语功能的艺术力量“行动起来”,尽可能地在艺术的内在和深层问题上“发生关系”。在希望将目前“分散”的艺术力量试图合拢的同时,也希望试验现阶段的“民营美术馆”在“机制和功能”上的“注意力”,有没有可能通过美术馆去调动足够的“专注力”去推动某种艺术现象从发生走向深化,美术馆在“研究室”和“实验室”的初步功能转向实现后,有没有可能或者我们目前的社会条件和艺术环境是否足够去支撑让美术馆成为推出“艺术现象”和“视觉文化”的“发生场”?这其实是我策展方法的目标,我也在摸底中国艺术界的基本情况,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存在“调研”的意思。这是需要说明的一个策展功能、定位和方法的前提。#p#分页标题#e#
李昌龙 上一个台阶 布面油画 160cmx120cm 2015
回到“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这次发生式的“展览行动”,这里指的“绘画发生”既是一个有关绘画自身的艺术史进程走到当下的状况,同时其聚焦对象也是我们眼前所发生的这一代从事绘画的中国年轻艺术家,他们这批在形态上“与观念有关”的这类绘画,目前这样创作的艺术家很多,我这次邀请了25位进入这个展厅,希望通过策展把“研究对象”建立起来,所以我邀请的参展艺术家从“相关性”到“多维度”,都是有所考虑的,要能建构起一个“基本面”。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关注的是,可能新的一种绘画转型的界面,正在我们身边发生,当然到目前为止我不认为这个界面转的足够充分,这次策展是在新的一种“观念机制”的绘画的“进程中”介入的,它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对绘画、对艺术新的感知体验,是一种与“绘画方法论”的当代转型的“可能性”和启发相关的绘画的方法论机制。这个问题是我提出的,但在我提出前这种创作现象已经在艺术界客观存在,因此需要策划这么一个展览去呈现这个进程和介入这个现场,可能一次展览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面对一个问题进行认真的学理研究和分析,与艺术家商榷,与批评界讨论,不断进行问题的思考、脉络的缕析和前景的追问,这是一种严谨的策展态度。
我特别提出谈“观念”这个问题,不能忽视它的“传递语境”,西方1960年代的“观念”大爆发状态,在那个时候“观念”与“语言”之间是存在一种二元对立关系的,也就是说艺术家要通过“观念”去杀死当时“现代主义”以毕加索、蒙德里安为代表的已经完成“博物馆化”和“市场化”的“华丽语言”。那批观念艺术家包括“概念艺术”、“反形式”、“大地艺术”、“过程艺术”、“贫困艺术”等进入到一种纯观念性的,旨在剔除一切可收藏的物质形态和华丽语言的“行动风暴”,那是在西方社会处于一种激进的“革命思潮”和“反主流价值”的“五月风暴”大背景下的。可以说那时的艺术界在艺术与社会“内外因”的总体形势下爆发了1960年代一直持续到之后很多年的西方“观念风暴”,一直演化变体到1990年代“英国年轻艺术家”(YBA)现象的“震惊美学”和挑衅姿态。但是回到1960那个时代的语境中,“观念”是一种纯粹的、作为革命力量的“观念形态”。在这之后,如果说西方作为一个“文化体”的话,当这种观念的状态通过传递,传递到中国这个“文化体”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观念”在其西方内部和传递进程中也在发生“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化甚至泛化,包括它在西方的继续发展已经不再是刚才我们说的那种类似原教旨状态的激进功能下的那类“观念”,其自身的价值形态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会出现一种在传递过程中从“原初功能”继续演化、甚至派生出观念新的“存在形态”和“功能方式”,引起新的观念问题,这种生长性的变化我们需要看到。
蒋华君 倾听不过是一种装模作样的姿态 布面油画 200cmx300cm 2014#p#分页标题#e#
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回到我这个展览所讨论的问题,在艺术史中传递到当下的“观念形态”,我们发现“观念”已经不能跟“语言”完全隔离或者以二者中的某一个反对另外一个的这种“反对关系”,而是“观念”和“语言”的一种“相互成就”。所以我这个展览针对“绘画发生”这样一个艺术生态的时候,针对的是当代形态的绘画,提出的核心词是“观念和语言”。当“观念”和“语言”搂抱在一起的时候,有接触的部分有分离的部分,甚至接触的部分发生了不是化学反应,而是类似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变化,又形成了新的衍生、派生和演变。现在“观念”和“语言”的这种“相交关系”普遍出现在绘画、装置、影像新媒体等不同艺术作品中“显效”,同时又不可能与不同作品原质的“媒介属性”和“语言形态”作用在一起。所以当讨论作品的时候,都需要在考察“观念”的意义之外,去考察它和“语言媒介”的关系,因为此时的当代艺术作品,还不是1960年代以来的那种“脱光了语言”的“观念艺术”,今天作品的意义跟当年作品的动机肯定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我们今天所面对的“观念和语言”的状态。你给我提出的“观念”问题,在绘画中的作用,我想“观念”和“语言”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它已然成为生成新“语言”过程中的“动力系统”,体现在“结构语言”(以某种方法将“语言”结构起来)的过程和“表述内容”(画面信息中的叙事内容)的作品所指两个范畴。观念作为绘画的内容和信息层面的形态比较好理解;而在另一个维度上,那么这个观念的“动力机制”又会在“语言生成”的“功能场域”当中去潜在和隐性地实现这种“结构语言”的动力化,即语言的“结构方式”,我们以什么样的方法去结构绘画的语言,这个动力化的结果就是“观念”和“语言”以一种“相交性”的方式进入到新的绘画视觉形态的“生成界面”当中,这里的“观念趣味”是一种“结构语言”的方法论层面的绘画之观念,即以什么方法论和“语言的观念”提供一种绘画语言的“间架结构”,从画面语言的“空间位次”、“逻辑结构”等多重显现中去显示绘画在“当代形态”中的可能性嬗变(这个我在后面还会进行更加系统的展开)。回到我们今天的艺术语境,这种当代的状态好像是挡不住的,它是艺术的规律,在这个语境下,那么这里面可能会有多样性的传递关系,我这个展览主要聚焦的是观念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观念从原教旨状态的“对语言的挑战和反叛”到衍生出的观念派生的新问题(无论是作为“画面信息的观念”还是“结构语言的观念”,一个是内容一个是方法或者两者兼备)。也就是说构成我们今天的这个语境,是由盘根错节的多条支脉,像植物一样,甚至是多重生命的相交性所形成的超过“化学反应”维度的一种类似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反应”,那么这样一个艺术发生的“生态运动”。一个展览不是去解决艺术的所有问题,我这次策展的“图像研究室(第二回)——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展览关心的恰恰是不在图像的文化权力讨论,而在于绘画,是当代形态的绘画发生的新的状态,也就是我们的绘画在“现实主义”和社会机器所需要的绘画叙事功能之外(当然也不是“现代绘画”形态下的“形式主义”和前卫反叛的老话题),在“非内容”和“后形式”时期的一种艺术家的工作语境当中,“观念的派生性”以及作为“动力”的“观念”显效在“内容”和“语言”这两种情况上的反应。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粘稠的,更加具有活性的一种状况。艺术家就像在这个语境当中的活性个体,作品是在这个生态当中长出来的各种状态,他自己也在不断的生长和演化,如果演化到了一个临界点,就会导出新的语境和逻辑。但是,今天的艺术生态在还没有导出质变的逻辑之前,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当中,艺术家是在一个艺术史所导出的当下语境中工作的。每个创作个体在当代的生态机制下,随时都在探索获得“个体方法论”的途径。这个方法论,实际上就是在这个生态中长出的,在个体思维当中形成的一个类似“程序”式的绘画方法。当然我们不能说就是程序,艺术家是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所进行的行为,其实是一个像程序式的创作的个体方法,艺术家个体实际上是在生产一件作品及绘画的方式,那么这种“生产性”,由每一个个体所形成的语境,艺术家所能够做的艺术工作,基本就是在这样一个范式的“上下文”中才能进行的。#p#分页标题#e#
何杰 社会剧场 布面油画 100cmx150cm 2015
这个展览上的艺术家,都是在这样一个相关的“绘画机制”下,具体到我想梳理的就是在“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问题当中所形成的“观念派生”的种种个体表现,以“观念”的“动力化”所生成的一种新的多样性的,或侧重在信息、或侧重在语言,或作用于“信息和语言”中去“显效”,这批作品是在这样一个视觉逻辑下出现的。它的特点就是观念和语言的“交互性机制”,艺术家在实施他个体创作的每一件作品,这个行为出现了物质性的作品载体,策展要进入的是作品载体背后的深层结构。这个作品是由创作动机和行为背后的方法论所主导的,甚至可以把它具体称之为程序,或者说每个艺术家在每个个体当中的“具体程序”中所形成的一种视觉生产状态。当然艺术家的工作可能不是完全机械化的,而是在一个类似“程序化”的状态当中,或者是“方法论”的状态当中进行的,其实学理上是方法论,我在这里用“程序”,可能更便于理解,便于了解一种艺术范式或“界面模型”的更迭和转换中的个体工作。艺术家在非机械性的程序当中生产作品的时候会有很多偶发性,这种偶发性又会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展开,这种“非机械式”的“程序”是一种艺术家的“视觉行为”,当艺术家的“视觉行动”偶发性大到一定的程度,当随着策展人的二次“视觉行动”将其带动起来运转到足够形成质变的时候,就会带来新的语境或者引发艺术语境的“界面替换”,导出新的创作机制和艺术逻辑。我们现在的这个艺术的逻辑在目前状态下,可能是与它的艺术史和艺术现状有关的一种发生机制状态当中进行的。
祁磊 PIT#14 布面油画 158cm×263cm 2015
这个展览,是一个视觉的行动、展览的行动,策展的意图并不是要把它做成一个展览去提出一个展览的“结果”,这个展览本身恰恰是一个“过程性”的“行动”,是一个尊重特定事物“进程性”的“策展联合创作”的一次“文化发生的行动”,通过策展的梳理,跟艺术家形成一种内在的艺术机制上的对话去提醒艺术家,形成一种策展的对问题的“提示作用”。至于艺术家吸收了多少、对艺术家下一步的行动形成了多少或什么影响,要看每个艺术家的具体情况。因为我们不能说策展,每一次策展发生的时候都必须作为领袖去让艺术形成质变,这种“现实假体”版本表现在事实中恰恰就是太形式化的策展了,在今天特别容易表面化,因为忽视了“对象”的“进程属性”,忽视“过程性”容易导致一种“急切症”式的通病。通常情况下事物的演化都需要经过一个“内外互激”的“必要过程”,在非质变的客观阶段,在大的形势没有出现足够条件的情况下,策展有时候需要内化到艺术创作的深层结构当中,成为一种活性的提示,用策展人的艺术史的背景和对创造性长期研究、对这个机制和方法模型相关的一套“知识方法”,一套艺术能量。只是在适当时机化身为一个行动的发起者和行动的制造者,与艺术家形成这样一种艺术内在的对话。在当代的艺术状况下,这里指的“行动”并不是“现代主义”状态下生成一个“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团体或者“超现实主义宣言”、“未来主义宣言”的那种既定的“结果型话语”,也不是作为固定结果地出现一个当代艺术范式下的类似“YBA现象”的“现象生产”,这些对策展的理解都类似一种“事后”的“结果性思维”,或者一种事后的“观看习惯”,而不是一种艺术参与的“进程意识”和“当下性促生”,这一点对“习见视角”的区别,是我需要特别在这里提出的。那么我们至少本次策展,并不是去通过“策展”去生成一个“宣言”或者生产一个结果,而恰恰是在现阶段条件的具体性、内外因和大环境关系的事实上,在机制的“转换期”去让“策展”与艺术发生关系。那么我们用“美术馆”这样一个机制,是通过“实验室”搭建起一个策展和创作深层互动的状态,就是把展览变成这样一个“共同行动”,形成一种行动式的展览,而不是对一个“结果的展示”。所以在我一系列的行动中(“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2013)、“来自水墨的新语境”(2014)、“抽象艺术新一代”(2014)、“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2015),具体到这次“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是从艺术内部或者从学理视角对于“绘画创作的前沿问题的对话、辨析和解读”,是一次艺术现象和问题的提出,一次研究和对话行动。他试图进行的是给予业界以某种提示。#p#分页标题#e#
李博 面对人造之神的荒诞死亡 综合材料(布+黄金+宝石+铝板) 69cmx69cm 2015
李笑男:是在“观念泛化”之后的“观念”和“语言”之间的一个互动关系?
王萌:交互机制。
李笑男: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语言”的更新能力的问题,就是“观念”如何去主导出新的“语言”?这在多大的程度上是“语言”的更新,或者仅仅是一个“语言”的游牧?就像我们在手机上下载游戏APP一样,我喜欢什么就下载什么,玩一段时间之后再换新的。我们现在谈的“观念绘画”也是如此,很多艺术家所用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的作品风格并不统一,就像你说的“编程”一样,他可能用编程A去画一部分的作品,然后又用编程B去画一部分作品。对于现在的艺术家来讲,他所用的方法并不全部是新颖的方法,而是一个游牧式的方法,是跟历史语境相关的方法。艺术家会从他曾经了解的语言中截取一段,应用到现在的创作上面。刚才你也谈到艺术可能不会很快进入到一个质变的新阶段,那么量变积累的效力是如何?它仅仅是一个商业噱头,还是一个真正能够推进艺术发展的有效路径?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未完)
录音整理:惠晓娟
终校:李笑男、王萌
王萌,北京东城人,1983年生于山东。知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美术馆学研究者。2010年起任职于中国美术馆,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研究所研究员、朱乃正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2010年获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硕士学位,2006 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士学位。出版八部学术著作,涉及美术馆学文化战略研究,当代绘画、水墨、抽象等前沿问题和艺术家个案的研究,在艺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
学术出版
理论专著有《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出版三部式实验报告著作《来自水墨的新语境》、《抽象艺术新一代》和《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主编《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的一种“显象逻辑”》、《视觉乐园——于幸泽的艺术世界》、《从现代出发——15位艺术家的15种表达》(副主编)、《中国意志——当代中国绘画》(与人联合主编)。
获得荣誉
2015年2月王萌策划的“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2013~2014)”被文化部评为“2013-2014年度全国优秀展览”,成为非常年轻的“全国年度优秀展览”得奖策展人;
2015年11月王萌策划的“来自水墨的新语境”、“抽象艺术新一代”、“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三个展览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2014-2015年度“北京市优秀美术馆展览”,在全部12个优秀展览席位中获得三席;
2013年“中韩建交21周年”之际,王萌主持策划的“第一届中韩文化艺术节”的“此时此地——中国当代艺术展”和“中韩青年艺术交流展”,在韩国文化院获得韩方颁发的中韩文化交流贡献奖。
艺术成果
在中国美术馆参与完成近百个展览,曾以艺术批评家身份策划的学术展览有:“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第一回)、“来自水墨的新语境”(第二回)、“抽象艺术新一代”(第三回)】、“正观美术馆图像研究室计划”【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第一回)、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第二回)】、“从现代出发——15 位艺术家的15 个表达”(中国美术馆)、“此时此地——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韩青年艺术交流展”(韩国文化中心)、“多棱体——新兴抽象的结构维度(试验展\798站)”(北京798青研会艺术空间,指导策划)、“中国意志——中国当代绘画展”(北京当代美术馆、798 领升艺术机构,与彭锋等联合策展)、“‘跨’波普折枝——金准植个展”(北京名泰空间)、“神奇的新‘疆’——张永旭作品展”(新疆吐鲁番博物馆)、“视觉乐园:于幸泽的三个世界”(北京寺上美术馆)、“折象——王彦萍作品展(1992~2012)”(北京画院美术馆)等。#p#分页标题#e#
在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2011)和德国“中国文化年”(2012)期间,作为“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和“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卡尔舒特艺术中心)视觉艺术策展团队的成员,成功实现了在堪培拉和布德斯多尔夫的项目。此外,参与策划了“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等为代表的中国美术馆重要展览。参与两届中国美术馆全球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和“图与词——玛格丽特以来”、“生活状态——全球环境中的波兰当代艺术展”等若干重要国际交流的当代艺术大型展览及侯一民、黎雄才、陈大羽、刘国松、郎静山、陈平、何多苓等重要艺术家个展。
图像研究室(第二回):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
Image Research Room (No.2): Concept and Language in Painting Process
策 展 人:王 萌
Curator:Wang Meng
出 品 人:孙志中
Producer: Sun Zhizhong
展览总监:张春滟
Exhibition Director: Zhang Chunyan
展 期:2015.09.01-2015.09.20
Exhibition Dates: 2015.09.01-2015.09.20
主办单位:正观美术馆
The Organizer: Right View Art Museum
展览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25号正观美术馆
Add.: No.25 South Xinhua Roa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China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曦、韩娅娟、何杰、贺勋、胡军军、简策、蒋华君、李博、李昌龙、李易纹、栗子、陆亮、彭斯、祁磊、沈昊、申亮、他们、吴笛笛、肖芳凯、谢正莉、徐弘、闫珩、杨帆、于幸泽、赵露
Chen Xi、Han Yajuan、He Jie、He Xun、Hu Junjun、Jian Ce、Jiang Huajun、Li Bo、Li Changlong、Li Yiwen、Li Zi、Lu Liang、Peng Si、Qi Lei、Shen Hao、Shen Liang、Ta Men、Wu Didi、Xiao Fangkai、Xie Zhengli、Xu Hong、Yan Heng、Yang Fan、Yu Xingze、Zhao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