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食物链”这个形容好,其实在国内什么事业不像传销哪?年轻人这么现实,急功近利,他们珍贵的理想早就被十几年的应试教育摧毁掉了。其实也没关系的,我觉得搞艺术的,不要想着作品卖钱,喜欢就可以了。全世界的艺术家大部分都是穷困潦倒一生的,能卖钱,那是天时、地利的原因。靠艺术养活全家,那是疯子的想法,或者是吕澎所说的:想当一个艺术家无异于想当一个骗子。
朱其:恐怖的中国油画产业和食物链
前不久,陈丹青归国十年展在网上引起“陈粉”一片叫好,但到底好在哪里?我看了几天网也没弄懂,那些“陈粉”自己更是没弄懂。
如果把画家比作太极拳者,他有可能是三种人,第一,他是发明某套太极拳法的宗师;第二,整套拳的观念和模式不是他发明的,但他有局部的技术改进;第三,他只是照着别人的拳法练,练得很好。
陈丹青个展无疑属于第三种。在这个失去精神寄托的年代,现在崇拜“大师”的风气愈演愈烈。比如大家会把太极拳练得好的人,理解成他就是发明太极拳的人。把前人的太极拳继承得好,当然也有价值,他至少是一个很有号召力的教学名师,但教学名师不等于创造大师。
当然,“粉丝”也不是二百五,他崇拜一个人,总是这个“大师”身上有过人之处,比如某块颜色画得好,某个笔法好,某种味道画出来了。我跟陈丹青有过几次饭局聊天,其实我觉得陈丹青的才气和高度真不在油画上,他的公共讲座、电视“脱口秀”及其私下谈论的中国政治文化,才真正反映他的水准。因为那是属于“道”的层面。即使有关艺术的“技”的层面,我也没听到过陈丹青有关油画非常有才气的话,他倒在讨论现代摄影、电影甚至电视剧方面的才气,要超过任何一个中国画家。
就“技”和“道”而言,这两者尚未真正合成在陈丹青的油画中。他的画主要体现“技”及其背后的天性天分,宋人所谓“天命之为性”。他的“道”主要体现在公共写作和讲演,但我认为这个“道”目前并未进入他的画中。(当然,有一批“载道”的作品未能公开展出,但载道还不是还不是真正的道。)总体上,我觉得陈丹青还没有将“技”和“道”真正在语言和美学上融合一体。
在这个意义上,“陈粉”的大部分言论集中于陈丹青在“技”上的才性,这实际上是在贬低他了。宋人又说“性理之为道”,一个人的才性只有落实到“道”的层面才是终极。这么说就把话题提到大师层面了,陈丹青的绘画尽管没有做到融合“技”与“道”,但在“道”的学养和才性上,陈丹青绝对是油画家中最好的,甚至超过许多批评家。
目前为止,陈丹青画油画的意义还只是练太极拳性质。这涉及到我以前讨论过的两个议题,一是中国人有没有必要千军万马练油画?二是即便练好了有没有意思?
第一,中国人千军万马“练”油画已到了非常恐怖的程度。前年,有个煤老板带着孩子毕恭毕敬请我吃饭,弄得我受宠若惊,这些平时优越感十足富翁突然礼贤下士,主要是托我介绍好的老师指导她的闺女考学中央美院;我还遇到过一个在版画系进修的女孩,她没有什么才气,几年考不上美院,但还锲而不舍;为此她在广东经商的父母,专门在中央美院旁边买了一套房子,还为她配了一辆小车和两个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