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革命根据地邮票,是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发行的。
这个时期内发行的邮票,在一九三一年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以前,是由各个革命根据地的邮政机构印制发行的。邮票多数印有“赤色邮政”或“赤色邮票”字样。集邮者通称这一时期发行的邮票为:“赤色邮政邮票”。目前见到的有下列几种:
湘赣革命根据地于一九二八年成立湘赣边区民主政府,次年成立中华赤色邮政湘赣省总局,发行邮票三枚,邮票中间绘一五角星,星内嵌有铁锤和镰刀,上列“湘赣边省”,下列“赤色邮票”字样。面值有一分(蓝灰色),二分(蓝绿色)、八分(蓝色),石版印制。现在人民币收藏界认为这是革命根据地最早发行的邮票。
赣西南革命根据地于一九三O年成立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发行邮票三枚,邮票图案中间印有“赣西南赤色邮政”。面值有一分(蓝色)、三分(浅绿色)、八分(蓝色),石版印制。
闽西革命根据地于一九三O年成立闽西交通总局,发行的邮票已发现的有三种,图案都绘有光芒四射的五角星,星内嵌有铁锤镰刀。面值二片(黄棕色)、四片(棕色)的列“闽西交通总局”字样,另有一种四片(绿色)的并在下端列有“赤色邮花”字样,系石版印制。按照福建西部的方言,“片”就是铜元。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于一九三一年成立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发行的邮票已发现二种,邮票图案绘一地球,地球上有旗一面,旗上有五角星和铁锤镰刀,面值有四分(淡红色)、一角(红色),石版印制。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七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次年四月成立中央邮政总局,总局下设粤赣、江西、福建、闽赣、闽浙赣、湘赣、鄂豫皖等邮务管理局。管理局以下设有中心县或县局,县局设有若干分局和代办所。由总局统一印发邮票,集邮者通称这一时期发行的邮票为“苏维埃邮票”。目前已见到的有以下几种,都是石版印制:
地球红旗图邮票,面值有半分(棕色)、半分(青莲色)、一分(红色)、八分(蓝绿色)。
红军战士图邮票,一分(红色)。
农作物图邮票,有一分(浅绿色)、二分(红色)。
行军图邮票,有二种图案:一种是指挥员高举双手鼓舞战士前进,面值八分(淡蓝色),另一种是战士持枪列队前进,面值三角(蓝色)。
战士作战图邮票,面值五分(黄棕色)。
五角星图邮票,面值三分(红棕色)。
红旗图邮票,图案为一面有五角星和铁锤镰刀的旗帜,面值三分(绿色)。
工农图邮票,面值一角(红色)。有两种图案:一种是工人农民两人并肩而立,表示工农联盟,另一种是工人农民两人热烈拥抱,表示工农团结。
苏维埃邮政除发行普通的邮票外,还发行欠资邮票,面值有一分(黄棕色)、三分(蓝绿色)。
这些解放区早期发行的邮票,由于战争年代印制条件困难,邮票都没有齿孔,图案简单,纸张也较差,但它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是研究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文献,目前已很难收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