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于1841年8月24日设立邮政局,收寄投递邮件,但邮件不贴用邮票,而以各种邮戳代替,这段“未通行贴用邮票时期”一直延续到1862年末。
香港总督罗便臣爵士(SIR H.ROBINSON)于1561年向英国请准自行印发邮票。采取英国邮票样式,以维多利亚女王肖像为图,印有中、英文地名,采用本地通用的币制做邮票面值。1862年12月8日,香港获准发行第一套邮票。因此,罗便臣爵士被称为“香港邮票之父”。
香港的普通邮票都是以在位的英王头像为图案,新王继位,邮票随之更换。从维多利亚女王开始至今,历经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乔治六世、伊丽莎白二世共五代。
香港的纪念邮票是为了重大事件而发行的。首枚纪念邮票是1891年1月22日发行的“纪念香港开埠50周年”邮票。香港过去的纪念邮票,凡是纪念人物的,一定是英王室人物。1966年发行纪念丘吉尔的邮票打破了传统,人物纪念不再限于王族。
1967年1月17日起,香港开始发行农历贺年邮票(即生肖票),这也是香港第一套特种邮票。此后香港邮局每年发行4至5套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在题材方面,更注重香港地方色彩及中国特色,比早期殖民化有了显着改变,色彩和设计也更加丰富多样。
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继续独立发行邮票,票面铭记也开始出现中英文“中国香港”字样。香港邮票已是新中国邮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