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在英国嘉士德拍卖行,中国元青花“鬼谷下山”的瓷罐以约2.3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元青花的拍卖纪录。之后,在某杂志刊登了一条消息,即景德镇某造瓷场出售高仿元青花“鬼谷下山”罐,售价8800元。今年7月,某私人博物馆展出24件“鬼谷下山”高仿品,并以单价10万元出售。类似的仿制活动可能每天都在上演,世界的各个角落不知道有多少个“鬼谷下山”正在被仿制着。 文物复、仿制活动 是好事还是坏事?民间机构有进行复、仿制活动的资质吗?“真假”充斥的文物市场现状如何,它会向一个怎样的方向发展?带着众多的疑问,我们采访了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 复制:可以乱真,不能真乱 仿制:没有坏处 孙老认为,文物复、仿制活动不但现在有,历史上有,以后还会有,这是社会需求造成的。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法规限制民间仿制,只要不将仿制品当真品卖都合法。“鬼谷下山”们的仿制者注明艺术品是仿制的,也就无可厚非。而在艺术品复制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如果复制的是国家级的藏品,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并且有实物做标本。 艺术品有四个层次的区分,包括:真品、复制品、仿制品、赝品。复制品,一般是博物馆为了保护真品或延续真品寿命而制作的。它的制作严格,要求从用材、形体、工艺、风格上与原作、真品一致。仿制品则不同,它是艺术家为了提高艺术水平,或者是充当商品满足社会需要而做。孙老认为:复制品可以达到乱真的效果,但不能真乱,不能将复制品充当真品出售。而民间机构如果有能力仿制,保证注明所制作的是仿制品,对文物、艺术品的普及没有坏处。在仿制机构鱼目混珠的情况下,文物市场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经过一个过程的淘汰之后,会走向和谐。 真品未必水平高仿品未必工艺低劣 目前,艺术品市场上“假”风盛行,充斥着大量的仿制品,甚至以假乱真的赝品。有人做过大胆的预测,文物市场上至少七成东西是假的。孙老认为,虽然艺术品有真假、优劣之分,但真品未必艺术水平高,仿品未必水平就低,不能忽略“假东西”的艺术价值。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大千知道徐悲鸿喜欢字画,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决定跟徐悲鸿开个玩笑。他先仿好了一幅名画,随后拿到琉璃厂,与店家说明其中的“种种”。有一天,徐悲鸿又来光顾琉璃厂,他一眼看上了张大千仿的那张“名画”。店家开出了300大洋的高价,出于对画的极度喜爱,徐悲鸿还是买下了它。买到“名画”,徐悲鸿自是高兴,便请张大千到家中做客,共同欣赏。张大千观摩了画作后,告诉徐悲鸿这是一幅伪作,徐悲鸿听后很是不悦。只见张大千一脸得意地往手指上蘸了点口水,将画的右下角浸湿,慢慢地“张大千”露了出来。徐悲鸿一时间语塞,很是尴尬。但接着张大千哈哈大笑掏出了300大洋,将钱返还给了徐悲鸿。 徐悲鸿是个大收藏家,眼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张大千仿的画都能将他“迷住”,可见张大千艺术水平之高,也很好地印证了仿品未必艺术水平就低。从另一个方面看,张大千只是跟徐悲鸿开个玩笑,并不是想拿自己的仿品当真品来骗取徐悲鸿的钱财,这又是对上面提到的乱真而不真乱的最好诠释。 文物市场开放程度还不够 1984年以前,我国只有一个文物商店,文物买卖都集中在这里。老百姓拿个“传家宝”去卖,文物商店不收,拿到大街上去卖又不合法,执法部门盯得很紧。“情况很不合理。所以,我在当国家文物局长的时候,一直在呼吁开放文物市场。” 孙老认为,现在的文物市场开放得还不够。比如,有些人在古玩、文物方面具有兴趣、专长,但是他们如果想拥有自己的博物馆或者文物商店,就会受到注册资金和专家队伍等方面的限制。他主张将文物市场变成一个自由贸易的市场,并继续开放文物复、仿制市场,使之在坚持与改革开放的总方向一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