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象市场的穿天已经来临……” “摄影界的一次盛宴……” “花28万买张照片,不理解……” “能出多少万买张照片的人不多,没有价值……” 这些话所针对的是华辰拍卖公司国内首个影像艺术拍卖专场。11月23日,华辰2006年秋季拍卖会摄影专场,希望工程——大眼睛》、《毛泽东在北戴河》、《虔诚者》等众多记载着重要历史任务及事件、社会变迁且因频繁曝光而为世人所熟知的经典摄影作品,以不俗的价格成功拍出。引起了艺术界、收藏界和拍卖行业的广泛关注。 拍卖以袁毅平先生的《东方红》4万成交伊始,作为摄影专场拍卖封面作品的翁乃强的《回放之一》,经过十几轮的角逐,最终以22.55万元成交,掀起了第一轮高潮。整场拍卖进行了约两个小时,许多拍品竞价激烈,以五位数的价格成交,其中最高成交价的是解海龙的《希望工程——大眼睛》——28万,翁乃强、李振盛的作品也都在15至20万价位成交。据统计,132件中国的摄影艺术拍品,约60%成功落槌,一些作品的拍卖价格超过起价50%以上。 文章开始所引的话,褒扬和信心的声音来自专业摄影界,不以为然的声音则是某摄影论坛里两位摄影爱好者网友的话!网络上,后一种声音明显要多。可见,说“影象市场的穿天已经来临”也许还为时过早。 摄影作品的价值何在? 摄影作品由于其拍摄、制作过程的机械性、可复制性,并缺少必要的版权保护制度,所以在多数人的眼里,它既见不到高超技艺,也见不到摄影师的精神个性。是没有多深远的价值的。这是一种基于手工艺术理念的说法的偏见。实际上,摄影作品拍卖,远不是那位“不理解”的论者想象的“买照片”那么简单! 真正进入拍卖市场的摄影作品,在照片本身之外,一般都具有以下一些要素:严格地标注进入市场的序号、摄影家亲笔签名与权威律师公证机构公证、相应的技术鉴定机构给予认证支持等等。还有照片自身的年代因素、原创性、版次因素,因为同所有的事物一样,时间的移动会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稀缺,而显示出文献和文物的属性,翻拍复制的照片价值无疑是微不足道的。此外,制作技术、材料的耐久性和制作工艺的也是影响它的价值。 摄影是艺术门类拍卖中的“小字辈” 根据目前国外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调查显示,摄影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视觉艺术形式,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近几年,摄影专业已经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专业,在国内不少美术学院生根发芽。或许,正是因为“不理解”还是多数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摄影艺术作品的拍卖一直是艺术门类拍卖中的“小字辈”。 旁顾西方艺术市场可以知道,19世纪80年代,西方的收藏市场最早开始关注摄影作品。摄影的纪实性,决定了它能够承载许多不可重复的和真实的历史文化信息。纽约、伦敦、巴黎等地每年都会例行举办摄影作品拍卖会,并逐步形成了欧美以纽约为中心、亚洲以日本为中心的摄影艺术品拍卖市场。艺术市场专业人士范一民对记者说,照片这一艺术媒介非常适合审美欣赏,表现性要比其他艺术门类更宽泛,手段也更加多样化。除了审美功能外,感知历史、传播性上也要较传统艺术门类更直接,摄影作品进入艺术市场有其自身必然性。 在上世纪50年代,苏富比拍卖行和佳士得拍卖行开始进行摄影作品的专场拍卖。这当中一些早期珍贵的甚至属孤品的老照片以其稀有性被高价拍卖,带动了整个市场价值的提升。据华辰油画雕塑部经理田恺介绍,1999年10月在伦敦苏富比举行的“Andre Jammes老照片收藏”专拍,总成交额达740万英磅,其中19世纪末格莱(Gustave Le Gray)的一张《巨浪》以近51万英磅成交。迄今为止留存下来的世界上最早的照片,由法国发明家N·尼普斯(Nicephore Niepce)1825年制作的《牵马人》于2002年被法国国家图书馆以39.8万美元竞得并收藏。除了老照片、新闻照片,当代摄影作品在海外也逐步打开市场,并呈上升态势。 在中国内地,拍卖摄影作品才是近几年的事,一些公司做出了小心翼翼地尝试。但成交价格以数千元为主,一两万元的作品凤毛麟角。华辰的此次专场,算是成功的一次。 摄影的艺术性与纪念性 有拍卖价值的摄影艺术作品往往具有体现时代痕迹和艺术性的两类。摄影术从一诞生,就循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记忆和自我精神记忆两个方向展开。尤其是在社会生活记忆方面,摄影显示了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能力。比如像匈牙利出生的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西班牙内战中拍摄的《共和军战士之死》,以一个战士被子弹击中的真实影像,反映了人类战争的残酷性,在世界上获得广泛影响,其特有的价值显而易见。 摄影在技艺表达艺术性方面的贡献也引人注目。美国摄影界先驱斯泰肯1904年在纽约长岛拍摄的作品《池塘月光》,抓拍了树木倒映在池塘的梦幻般月下美景。业内人士说,作为斯泰肯早期风景摄影的经典之作,《池塘月光》带有早期摄影的印象派特征,以细腻的层次感和对色彩与光线的精妙把握,充分证明摄影也可以像绘画一样表达出丰富的情绪与内涵。这张作品以292.8万美元的成交价成为全球最贵的摄影作品。 近几年,美术院校摄影专业的发展方向,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张培力对记者说:“作为学科教学的摄影专业首先需要学生,必须具备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运用媒介的态度。媒介的运用上每个学生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技术含量的高低与学生个人观点有直接的关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才是摄影学习中最需要认识到的。” 据此次华辰送拍摄影展品分析,几乎全为反映时代痕迹、记录历史性事件的摄影作品,而反映摄影作品本身艺术性或者说单纯展示照片本身艺术效果的作品寥寥无几,这是摄影收藏的偏见所致。 当然,除了摄影本体性的价值外,任何一件物品进入市场流通时价值还受到例如商品属性等许许多多其他因素的制约。比如拍摄者以及照片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次华辰秋拍反映出具有高频率的社会生活曝光及大知名度创作者的作品最为国内购买者与收藏家中意。摄影师解海龙为希望工程所拍的《大眼睛》,兼具了两个因素的共同点。像早已故去的台湾摄影师郎静山,因为具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在许多拍卖中也有不俗的成绩。 从最终成交量、总体成交价格上看,此次影象专场的拍卖在中国内地拍卖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任何一场艺术拍卖中,拍品的真正价值需购买者依据自己的智慧、学识和理性进行独立判断。没有系统规范、文献翔实的摄影史专著,没有专门的收藏家,这是很多拍卖行对摄影作品难以定位,拍卖市场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就此次拍卖呈现的情况以及摄影拍卖中存在的问题,华辰总经理甘学军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以下陈述:“从学术角度来说,影像专场中所甄选的都是中国摄影史中绕不过去的摄影师的作品、绕不过去的作品。这便在国内还没有一部专门的《中国摄影史》的情形下,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摄影史起到了进行梳理的效果;从摄影作品市场来说,虽然摄影无可争议地被视作一门艺术,但眼下的影像艺术市场活跃而略显支离……” #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