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不推荐田黎明,我曾几番犹豫,因为他的朦胧水墨画作品一经印刷,就基本上不能看,而印成小幅黑白图,就更加的莫名其妙。这正是一些风格淡雅、含蓄、微妙的画家如朱振庚、何多芩、卢辅圣等人没有进入本书的原因。朦胧画显然比朦胧诗更加难以传播。
不要说印刷品,即便是看田黎明的原作,你也必须在很明亮的光线下,睁大1、5的眼睛才能看出究竟。田黎明的画,显然画给那些视力健全的人看的。
不仅如此,他的画又是画给心身健康的人看的。如果你胸怀郁懑不平之气,遭遇流离失所之苦,或有悲天悯人的情结,你可能觉得他的画淡而无味,甚至装腔作势。有些批评家于是建议他不要画同现实无关的清纯的农村少女。田黎明受这种专业舆论的压迫,现在开始画一些同现实有关的题材。
其实在1987年以前,田黎明的画风同现在迥然有别,他是在文革后期革命英雄主义薰陶下成长起来的画家,又是画版画出身的水墨画家,原本喜欢粗壮的表现手法,早期作品有一股英雄主义的悲壮派关,如他的《碑林》,颇有阳刚之美与肃杀之气。据说前中央美院院长叶浅予不太喜欢他的这类作品。后来中央美院请日本画坛大师加山又造到美院开办研修班,田黎明是其中的成员之一。田黎明的淡雅风格,同日本绘画中的淡雅作风有着相通之处。。田黎明为了将淡雅的画法推向极致,墨和色用得少之又少淡之又淡,有时甚至直接用清水作画,画过的部分,水份使宣纸收缩,出现非常微妙的痕迹。
田黎明用笔从简,早年他画连环画时,曾声称一幅画面超过五十笔就不是好画。这种趣味在他的水墨画中得以延续。他很少勾线,画中的线条减到不能再减的地步,有些轮廓由墨块碰撞挤压形成。不少人据此认为他的线条不行,缺乏传统墨画线条的力度。在近年来他的画面一律通过淡墨和亮构成斑点闪烁的效果,猛一看如同树丛中散落的阳光。忘了是易英还是殷双喜,以《走进阳光》为题,写过一篇评介田黎明的文章。这本是一种误读,或许田黎明觉得文章写得不错,他索性认可了这个说法,把亮斑明确地画成了光斑。其实熟悉他的人指出,田黎明的这种画法,本来是为了避免勾线的程式心及他没有把握画好这种程式,大量的亮斑不过是为了造成视觉上的干扰,冲淡人们对线条和轮廓的关注。
田黎明亮斑处理画面,受到同行和评论界的广泛好评,不过圈外用亮斑画人物却不认同。北京饭店一位高级白领多次要求田黎明画他的太太,但强调脸上不能画斑。脸上不画亮斑,那还是田黎明的画吗?可知他的画法,满足的是画坛高人雅士的眼光。
田黎明为人,有着孩子般的纯朴,喜欢安静和独处,生活简朴。从他的自述中,看不出他有什么其他突出的爱好和特长。
田黎明是军人出身,不会泡妞,据称是中央美院洁身自好严守贞操的代表,这有可能是在军旅中养成的习惯。同柳下惠性无能绝不相同。他笔下的清纯女子神情专注,他的绘画效果也同样的神情专注。这些虚构的女性在这个被现代文明污染殆尽的现实世界中,显得格外地令人回味。
田黎明作画,喜欢加各种附料,包括胶、矾、化妆品等。他的技法如同祖传秘方一样严格保密,他担心好事者沿用他的技法去制作假画,对他的艺术造成损害。不过我倒主张所有的技法都应该公开,让画坛有兴趣的人共享。拙劣的假画不可能传之久远,优秀的假画却在传播的层面上有助于成全被仿制的对象。这同商品造假有所不同。假画的多寡,是检测一个艺术家受欢迎程度的标尺,并决定着他的现实地位和历史地位。这几乎可以被视为通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注:本文曾发表于《走出冷宫的雅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