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挖掘潜存的地域概念,并作合理的文化学、社会学阐述,四川地域无疑具有典型的研究价值。如何认识这一地域自身内在的学术传统,及其在30年当代艺术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流变以及个体选择和地域风格中的叠合与碰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1976——2006”的策划中做了探讨。 6月30日,“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1976——2006”在北京中外博艺画廊举办,“四川画派”近80位画家在北京进行了他们30年来的首次集体亮相。这一次的亮相更像一场画坛的川军检阅,无论是往昔的知青记忆、乡土情思,还是今天烂漫的卡通情怀、真实体验,“四川画派”以它的鲜明活跃而成为今天当代艺术发展值得期待的艺术创作流派。 到会的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给予“四川画派”宽泛而有力的支持。他认为,今天的“四川画派”已经是广义的“四川画派”,这里不仅指四川本地的画家,还包括在北京创作的四川籍同胞和许多毕业于四川美院分布在各地的艺术家,他们强有力的创作声音融会成了“四川画派”声势浩大的艺术创作态势。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则指出,四川美院是大多数四川画家成长的摇篮,这里是他们创作思想形成和蜕变的基地,如今的四川美院广义上也分成3个部分:一是重庆本部,一是成都一块,一是北京一块,正是因为这样不断地开放似的发展,画坛川军强势油画地域板块才不断呈现。 这次展览的中外博艺画廊隶属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因此也得到文化部领导的支持。文化部人事司副司长殷福、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产业司副司长李小磊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孔繁灼、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吕军、副主任马达参加了展览开幕。 除了地域性的文化价值外,“四川画派”更是中国社会1976年到1984年文化变迁与现代化追求的表征。与西方依靠工业文明和科技理性建立现代社会的模式不同,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对现代化的追求以及文化现代性的建立是从农村开始的。换言之,“四川画派”的乡土意识不仅仅是艺术家对人道主义的渴望,而且是中国社会寻求改革开放的社会症候。相对于“四川画派”在20世纪80年代所取得的成就而言,“都市乌托邦”侧重于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都市社会的发展。正是在乡土中国向都市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变迁下,“四川画派”在创作观念和精神取向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新一代艺术家的逐渐成熟为四川油画迎来了多元化发展的创作局面。其中地域与态体,艺术与当下、乡土与当下……这些文化研究对应关系的延展使本次大展突显出更深的学术深度。 的确,观看这样一个回顾展,我们不仅看到了30年间“四川画派”创作的脉络发展和艺术形态的变化,同时从中透析出中国当代社会的变迁以及艺术演变的种种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