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来,国内的艺术品投资与收藏进入了大众视野,各大艺术品拍卖机构每季的艺术品拍卖成交价屡破纪录,艺术品投资成为国内继房产、股票之后又一被强力关注的市场。但是从2006年开始,伴随着股市及周边市场的分流,社会各界对艺术品关注程度有所减弱,从全国各大艺术品拍卖机构的拍卖情况看,有“回落”现象,各界纷纷预言艺术品市场将进入一个调整期。那么处于调整期里的艺术品市场到底处于怎样一种状况?在2007“春拍”热度依旧,夏秋拍卖又来助阵的时候,我们一起为中国艺术品投资与收藏把把脉。 一、回头看看中国书画市场上的两个“春天” 第一个春天是从1994年春季开始的。在首场拍卖会上中国嘉德推出两幅大作:一是张大千的《石梁飞瀑》,一是齐白石的《松鹰》横幅,前者以209万元成交,后者以176万元成交。这是中国书画在中国内地单件成交额第一次突破百万元,同时也促成这场拍卖会的总成交额达到1300万元,对千万元大关的首次突破,让人们初步领略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无限前景。 接着在1995年北京翰海的秋季拍卖会上,北宋张先的 《十咏图》手卷以1980万元成交;1996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推出的傅抱石的《丽人行》横批亦以1078万元成交。这无疑将中国书画市场带入第一个“春天”。 第二个春天是在2004和2005年间出现的。由于中国书画具有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文献价值,因此就具备了独有的只涨不落的巨大增值能力,所以,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第二个“春天”的两年间,不仅出现了众多的超千万元成交的中国书画作品,有的拍品因是再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产生了令人惊叹的增值速度。 二、说说07春拍的“回暖” 迄今为止,全国几家重量级拍卖公司的春拍都取得了比去年更好的成绩。香港佳士得春拍,“亚洲当代艺术”及“20世纪中国艺术”两场拍卖共创下6.09亿港元的总成交额。香港苏富比春拍总成交额达10.5亿港元,其中徐悲鸿油画代表作《放下你的鞭子》以7200万港元的成交价刷新了中国画家画作的世界拍卖纪录;一套盒装清乾隆御制翡翠和田玉扳指(共计7枚)以4736万港元成交,创下了玉扳指的拍卖市场最高价。中国嘉德春拍总成交额突破6.06亿元;而去年秋拍总成交额仅为4.47亿元——当时已属国内最好成绩。北京保利今年春拍总成交额突破6.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4.1亿元相比亦有大幅提高……各地中小规模拍卖也是斩获不小,如上海中天的的常州首拍,亦以820万的总成交额回报了半年的忙碌。 三、再分析一下当下书画市场 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然吸纳了大量资金,更聚集了为数众多的参与者,并且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在网络上下,在画廊、拍卖行,甚至民间的“准市场”里,到处都可以找到交易的契机,但是这个市场还只是处于雏形阶段。市场整体运转机制的不健全,参与者心态的不成熟,都成了这个市场必须突破的“瓶颈”。然而,市场既然已经形成,其内在的运行机制还是可以分清脉络的。 首先,画廊。画廊一向以来就是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的一级市场,它好似一座桥梁,承载着艺术家与买家或藏家的大多数交易,其最大的优势在于:1、价格适中;2、可提供保真承诺。目前的趋势是画廊在保持原有业务的同时,开始设法实现和知名艺术家的签约,试图走出一种共同承担市场风险的模式。 第二,拍卖公司。拍卖公司作为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的二级市场,是整个市场的“风向标”,也是整个市场的“看点”所在,更以强劲的势头将中国艺术品市场向国际化、正规化、成熟化推进。其优势在于:1、操作正规;2、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艺术品的市场价值。目前的趋势是从被动的等待卖家送书画转变为主动上门征集作品,并引入大量市场手段运作拍卖,以争取买家与卖家的支持。 第三,民间“准市场”。这个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交易地点和方式很难有统一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然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交易引发的纠纷也是书画市场里最多的领域。其总趋势是走向没落,但是,在短期内还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 最后,说说艺术家和网络。在艺术品市场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家的处境倒变地明朗化了:要么走向市场;要么被这个时代遗忘,很少有人超出市场之外寻求发展空间的。比如,青年书法家陈海良,在和江苏某艺术发展公司签约后,其作品价格一直保有加速上涨的势头,最终在今年春拍中实现了一幅作品近三万的个人突破,而签约所得作为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创作专业读博士的费用明显是绰绰有余。 书画市场的网络化,其实发端于上个世纪初。当时一些大中城市的画廊,就已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画廊建设,到现在已经蔚然成风,大家只要通过google点击搜索一下,网上的画廊数以千万计。去年夏天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在成都召开的第二届书画产业论坛,与会的100家知名画廊,几乎全部设有自己的网站。但是以论坛的形式,实现买、卖、评三家互动的方式经营书画,则是2004自《中国书法家论坛》始。齐玉新的《中国书法超市》成为第一家书法专业经营论坛。随后,各大书法网站先后设立了交易区,进行市场拓展。2005年杨飚《博艺网》,2006年《书法网》的《中国书画网络商城》、《中国书法网》的《中国书法商城》、《书法江湖》的《书法江湖商城》相继开通,基本形成了知名书法论坛前台唱戏、后台经营的分配格局。至于时时围绕在整个网络上的“泡沫”,我们还是得拿出点耐心的。 四、“丰年”在哪里? 第一,马可•波罗情结下的西方人。英国收藏大亨萨奇的网站工作人员认为,中国有2.4万名艺术家,如果其中有10%艺术家的作品能达到今年3月纽约春拍市场上的价格,那么中国无疑将是艺术品最重要的市场,因为不论供应还是需求,它的潜力是无限的。也正是在这种想法的引导下,国际上的大收藏家开始把目光转向这个东方国度,而今中国的作品开始在拍卖会上创出纪录。苏富比欧亚执行董事司徒河伟表示,2004年,香港拍卖会上50件作品拍到290万美元,他就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潜力,去年4月香港苏富比的拍卖所得已达到2745万美元,95%-98%的作品卖出,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 第二,艺术家和画廊的“牵手”。正如前文所说艺术家和画廊签约是可以实现共担风险,互惠互利的。这样的市场模式,一方面给艺术家消除了后顾之忧,使其能把更多精力投放到艺术品创作上来,这就为高质量书画作品的产生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也为画廊的特色化、专业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但,最终的受益者还是买家和藏家,因为这种模式可以为市场带来更高质量的艺术品和服务。 第三,拍卖业的国际化。中国投资者参与拍卖的成交额占佳士得中国器物拍品总成交额的23%,中国投资者拍卖的成交额分别占纽约佳士得总成交额的10%、香港佳士得总成交额的19%。这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内地的投资者具有了很强的经济实力,预计未来三五年,国内买家在国际拍场上成交的比例会双倍甚至三倍地放大。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艺术品拍卖业也将走上国际化的道路,今后中国艺术品的收藏也不单单只收藏本国的作品,东南亚、西方的艺术品将更多地进入国内收藏品市场。 第四,理性之后市场意识。中国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开始于“狂热”,是在高额收益的刺激下才催生出了市场,对投资从一开始就是缺乏“理性”的,而从2006年开始的这个所谓的“回落”期正好给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众多参与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反思的机会。理性引导下的投资才是健康的、良性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我们还是值得期待的。#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