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一
1924年,金城受陈汉第之托作《藤石图》(图一)扇面一幅,款云:“藤宜曲反直,石可皴反勒;石涛瞎尊者,是是实是一。抚悲庵主伏庐先生索画,北楼金城时同客燕京。”钤白文“金城之玺”。后陈汉第补款云:“此为北楼甲寅所作,题款漏去,因补志之。伏庐。”钤白文“陈汉第印”。此画为金城、陈汉第交游之作,笔墨轻松却不失严整之风,为金城晚期精彩作品之一。纵观此图,用笔不讲究楷体之变,而追求碑体之度;藤蔓不求曲折中的笔道变化,而在意直笔形成的金石之力;石头不借助皴擦的精微,而重视勾勒形成的金石之劲,整个作品于谨严中略露纵横之气。将之与海派同类题材如赵之谦作品比较,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某种相似性。应该说,认识到这种相似性,有助我们反思我们所习惯了的一些艺术史经验:诸如民国初年中国画坛京津、海上、岭南三家鼎足的格局,其中京津继承变革晚清正统风格的守成画风、海上以海派为中心的市民性画风、岭南以移植日本风格为特征的融合画风,很少注意到这些艺术中心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这种艺术史的知识分类固然有助我们宏观上认识当时画风区域特征的差异性,但却也往往容易僵化我们的认知视野,容易产生简单化的判断,从而难以分析艺术史中出现的一些丰富而复杂的现象。正如开篇所涉及的金城《藤石图》这样的作品,在京津画家手中并不少见。如1923年夏陈师曾去世前不久所作《群仙祝寿》图(图二),该画题材源于海派画家常用题材,借“比附”手法作各种植物以喻福禄。师曾于画中自题“癸亥长夏,师曾写于安阳石室。”钤白文方印“师曾”、“陈衡恪印”。此画不仅题材类海派作品,以直笔见性的语言方式亦从海派。故徐宗浩在师曾去世之后于边款补题有云 “师曾老友画源出于缶庐,而秀逸过之。余曾见其仿雪箇小幅,极清超之致,又作缶庐可能限也。且不独画为然,其诗其书其金石篆刻,无不有独造之妙。为人和易而热肠与人交,始终如一……使天假之年如缶庐,吾知其远过于缶庐必矣。”款中所提缶庐即吴昌硕,为海派巨匠,故而徐宗浩由陈师曾画“群仙祝寿”而想起师曾画学之源,并将其比较吴昌硕,叹其早亡,其言“老友画源出于缶庐”,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北方画坛领袖陈师曾与海上画坛的渊源关系。
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