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馆藏国画,中央美院向观者讲述了一部中国美术史。
7月22日,“历代名画记”现身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的中央美院美术馆新馆,170余幅馆藏中国画作品与公众见面,如此大规模的展览,在央美尚属首次。据悉,展览名取自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的著作《历代名画记》。展览作品也按该书框架,分成人物、鬼神、山水、花鸟、妇女和秘画6个部分。
开幕当日,“历代名画记”却遭遇“口水”:展厅过于拥挤、秘画真伪未定就进行展览影响观众鉴赏……专家对本次展览提出直接而严厉的批评。
“更具学术性也更精致”
本次展览的领衔策展人尹吉男是央美人文学院院长。1994年尹吉男第一次有机会看到当时央美的全部藏画。正因如此,当尹吉男受命筹备一次展览时,他首先便想到了当年看到的那些藏品。
据尹吉男介绍,本次展览想让观众看到一幅风格、题材、画家更为宽广的“美术史图像”。观众可以利用这次展览,从图像中对中国古代世界进行构图,也可以集中观赏“六部”中的一部,通过时间的纵轴自己梳理美术史变迁的脉络。
尹吉男表示,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论著《历代名画记》中并不存在“国宝”的概念,大画家小画家兼收并蓄。“目前国内很多美术展喜欢打‘国宝’概念,对待文化遗产用的是‘国家视角’、‘帝王视角’而非‘平民视角’,这种价值观是受到了明末画家董其昌思想的影响。董其昌把文人画推向了最高的地位,认为其他画作都是‘万般皆下品’。在考古学中,就没有如此大的‘有色眼镜’。因此,这次展览借用了考古学的标准,所选画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画’。”尹吉男向记者解释。
尹吉男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他认为,将文化遗产等同于国宝——是国宝,才是文化遗产,不是国宝,就不是文化遗产,这种概念是有缺陷的。
尹吉男告诉记者,当代艺术与金钱走得太近,人们似乎已经忘记我们身在一个艺术传统浓厚的国度。国内也很少见到古画大规模的展览,即使有,多数也是“宝贝展览”,并没有动心思去策划,没有学术理念藏在展览的背后。“这次我们尝试着从发掘文化遗产的视角,做一个更具学术性也更精致的展览。”
尹吉男举例说,这次展览有一幅袁镜蓉的作品《女仙图》。中国画描绘女神的画家大多是男性,袁镜蓉则用女性的笔墨描绘女神,表现女性内心的丰富多彩和对世界的想法,这样的视角是很独特的。
记者还发现,本次展览收录了一幅清代乾嘉时期职业画家袁江的12屏作品《通景山水》。受董其昌价值观的影响,近代对职业画家的作品美誉极少,但这幅作品的边角上却有徐悲鸿和齐白石的题跋,这应该是两位画家对袁江的写实功力和驾驭大幅作品能力的认可。
“饱览名画真迹,过瘾”
策展人独具匠心,观众是否“领情”呢?8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花家地南街的中央美院。时值暑假,进出校园的行人并不是很多,但坐落在北门边的央美美术馆新馆却不乏观众。
在山水部分王时敏的《仿黄公望山水》作品前,从事设计工作的史女士正向她的朋友讲解画作。她告诉记者曾自学过国画,出差到国外的时候也不忘去博物馆参观名画作品。“这次展览有很多中国画精品和真迹,能够在国内看到这些名画真迹,真的很过瘾!”史女士思量着下周末再过来感受一下“历代名画”。#p#分页标题#e#
而家住四惠的韩先生一家三口就显得不那么“懂行”。韩先生的女儿韩璐正在上一个国画辅导班,他告诉记者,一进美术馆就能听到的古筝音乐配合着这次展览,很有观赏中国画的氛围。无奈自己和妻子都不是行家,下次遇上这样的展览还是要跟着行家来才能看出点“门道”。
小曹是青岛理工大学大三的学生,来京旅游的她慕名来到央美。她告诉记者,因为大学读的是室内设计,曾经上过国画课,能有机会看到这次展览,她很开心。她也指出,展厅中很多名画只是随意悬挂着展览,没有用古画展览专用的展柜,甚至有些悬挂的多联画竟没有用吸铁石在墙上固定,导致每一联的画边都是卷曲的,影响了画作的整体观感,似乎名画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小曹的观感也道出了原央美院长靳尚谊的隐忧。靳老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次展厅的布置过于粗糙。
下次会更好
尹吉男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表示,在前后两任馆长工作交接的空档期筹备这次展览,时间十分仓促,难免会有疏漏之处。
“在布置展厅时,我们看了实际的摆放效果,已经撤掉了一部分画作,但开展后还是显得拥挤。”尹吉男无奈地说。
展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美术馆已经对展厅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又撤下近20件作品,这样就增加了每幅作品的展览空间,减少了观众观赏作品的拥挤感。记者在秘画展厅也发现,争议较大的两幅秘画——传南宋赵伯驹的《长江万里图》和传明仇英的《百美图》均已撤下。
虽然展厅陈列略显粗糙,但尹吉男对于这次展览的策划还是比较满意。他表示,今后美术馆或将策划一系列的藏品展览,尽量让更多的观众看到那些“深居”于央美美术馆地下室里的民族瑰宝。
据悉,闭展时间已经延至9月16日。尹吉男风趣地说,这样可以给开学返校的同学一次与古画近距离“约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