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喜好古董的玩家还是专业藏家,捡漏永远诱人,多高明的行家里手也无法向人传授“捡漏”的妙诀,因为“捡漏”压根就是一个概率奇低、只可偶遇不能强求的奇迹。但其间也包含一个规律——慧眼识珠!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对历史、文物、文化、考古等多门类的社会学知识融会贯通,才有“捡漏”机会,否则就是真正的宝贝仨瓜俩枣儿的价钱摆在面前,也只能与其擦肩而过“有眼不识金镶玉”。
“捡漏”源远流长
解放前北京有个“鬼市”。所谓“鬼市”,就是那些收旧货的人趁天将明未明时将前一天走街串巷收来的杂物出售的临时地摊,现早已消失,并到潘家园去了。很多大家都在“鬼市”捡过漏:比如写过古董入门书《骨董琐记》的大藏家邓之诚,曾花2块大洋买到过《浮生六记》作者沈三白的画儿;胡适先生买到过甲戍本《石头记》16回孤本;刘半农买到过贯华堂71回本《水浒传》等等。时下京城收藏大腕儿马未都也是靠捡漏起家,他甚至捡漏捡到王府井:1982年他偶逛王府井,在北京城响当当的工艺美术商店看到一组四扇屏,上手打量后,认定是宋朝的物件,但是店方却当普通工艺品标价。当年的北京工艺美术商店只外销,不内销,一番缠磨请示后,商店同意卖给他,并且打八折,马未都急忙跑回家取来准备买彩电的1600块钱。成交后马未都告诉售货员,这是罕见的宋朝钧瓷挂屏,现在这组挂屏估价超过一百万。
历史上最著名的“捡漏”不是价值连城的名画和玉器,是一叠“废纸”,“捡漏”者是乾隆年间散淡文人程伟元,他是曹雪芹的天涯知音,80回《红楼梦》抄本让他对曹雪芹心生仰望。有一次他去北京南河沿“鬼市”遛早儿,在一处冷摊上发现一沓旧纸,上手一翻——是《红楼梦》失传后40回中的10回!虽然纸张略残,但笔墨仍在。程伟元只花了几个铜子儿却为我们捡来了10回红楼,其史学、文化价值不可用金钱估量!后来程伟元与高鄂对后40回“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付诸印刷。
捡漏需超常知识和实战经验
时下价值最高的“捡漏”发生在2005年。在北京某场拍卖会上,一位姓秦的业余藏家对一件流拍的清末黄缎袈裟颇感兴趣。他发现这件“袈裟”与众不同——往常的袈裟都是小块布料拼凑而成,这一件却是一整块黄缎子,而且黄缎子里面还隐约透出精美的花纹和文字。眼看着这件“袈裟”流拍,秦先生没有声张,第二天他来到拍卖公司点名要买这件流拍的“袈裟”。双方很快以9万元成交,他连夜拆开“袈裟”,里面赫然藏着一件长2米、宽1.38米的缂丝“陀罗尼经被”。经被呈古铜色,采用双面缂织,正反面都有缂丝纹饰,经专家鉴定,乃乾隆皇帝下葬时盖在身上的御用经被。在2008年1月6号北京文久拍卖公司的“迎春拍卖会”上,这件经被拍出6550万元!
捡漏需要具备远超常人的文玩知识和“实战”经验,上面一些例子听起来有趣,“捡”的过程却甘苦自知。“漏”越是刻意求之越不能得,越心不在焉越有缘,那些整天满世界捡漏的人贪心太大,往往会落入陷阱。况且,老祖宗留下来的古董就那么多,老辈收藏家早已筛选过无数次,精品、上品越来越少,哪里轻易捡到宝贝?马未都称:“收藏是个人与千军万马作战,不死已经是英雄,别指望毫发无损”。当下造假、设局的手段远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高明,刚入门收藏的人一定得慎之又慎。(文/紫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