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建窑曜变釉盏 日本龙光院美术馆藏
日本龙光院收藏着一件我国北宋建窑曜变釉盏,高6.4厘米。它的胎子是黑色的,比一般的盏厚,内壁和外壁大半部分罩着厚厚的黑釉,内壁的黑釉中,有一簇簇油滴状的结晶,在结晶团的外周有一圈晕,像这样有一周晕的釉,被称为曜变釉。茶盏就像倒扣的穹隆,黑釉好似夏天的夜空,结晶犹如漫天的星斗闪烁着,给人以无限遐想,难怪这件茶盏被奉为日本的国宝级文物。历史上,茶道的传播,往往与佛教的传播裹挟在一起。北宋时期,日本僧人到我国浙江天目山学佛。为习佛念经,茶是必备的饮料。回国时,日本僧人传佛学于东瀛,也带回了北宋的黑釉茶盏,由此,日本习俗称黑釉茶盏为天目盏,实际上,北宋最好的茶盏是福建省建窑生产的建盏。
图2 建窑窑址
建窑位于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现在的建窑,一派山清水秀。建窑盏的黑釉是结晶釉,釉内含有足够的结晶体物质,在高温下处于熔融的饱和状态,缓慢冷却时则会产生析晶现象。烧制瓷盏时,窑炉中的温度要反复地升降,其次数、速度快慢的不同,都会导致在釉中产生不同形状的结晶,细线条状的称兔毫釉,油滴状的称油滴釉,而最奇妙者是结晶斑外周有晕的曜变釉,那一周晕环发着幽蓝的金属光泽,熠熠闪烁。
建窑现存最完美的这几件结晶釉盏都保存在日本。北宋建窑兔毫釉盏,高6.9 厘米,收藏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它的口沿镶着金扣,黑釉上布满金色的“兔毫”,文物级别相当于我国的博物馆馆藏一级品。北宋建窑油滴釉盏,高7厘米,日本国宝,收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茶盏的黑釉里簇拥着青色泛蓝、闪着银光的结晶,这团团精灵仿佛要将茶盏撑破,飞回故乡。当代日本的茶客们,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这样奇妙的物件是何地何人的杰作—朝圣般地到建阳市水吉镇追寻建盏的根,他们虽然不可能看到北宋人巧夺天工的过程,但是看看茶盏出于怎样的山水之间,也感到心满意足。
北宋 建窑兔毫釉盏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何为茶?“茶”是草木之间立个人,而在之初更妙,“茶”为“荼”—山野为家,粟为粮,人立在草禾间。唐人颜师古为《汉书·地理志》作注的时候,将“荼”字的读音转为“茶”字的读音,但是并没有换字,仍然写为荼。这件唐代青釉茶盏的底心,写着“荼碗”二字,这时的唐代人确实是将“如火如荼”念成“如火如茶”的。一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元年(713) 编辑《开元文字音义》时,才将“荼”字的字形改作“茶”字。
茶是一种常绿灌木,属于山茶科植物,世界上约有23 属近400 种茶树,而在中国土地上生长的茶树就有15 属260 多种。中国人最早发现用它的嫩芽可作羹饮,那时是将茶作为药来使用的,而且是将叶和杆子一起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