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9日下午1时正,1997年上海首届银币铜元拍卖会在上海不夜城商厦9楼宴会厅开拍。许多人从刚结束的新加坡国际钱币拍卖会会场赶来,大厅内座无虚席,连走道上也站满了观摩的客人。事先印刷出售的拍品目录中,珍贵的清代与民国样币引起国内外藏家与钱币商的兴趣。一些台湾、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的买家不远万里就是冲着这些珍罕银币而来,他们是志在必得。
在拍卖会场笔者看到了许多钱币界的老面孔,也发现了许多新面孔,有一对母子,孩子约初中模样,在母亲的指导下,连连举牌,参与感极强,拍得许多低档银币,引起拍卖师的注意,被称为“本次拍卖会最年轻的收藏家”。现在人们对独生小孩的教育很重视,想来这位母亲带孩子参加拍卖会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和竞争意识。
拍卖会自下午1时连续到晚上7时结束,会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全部拍品共500项,成交率为99.9%,平均成交价超出参考价的80%,有的甚至翻了几番。如第365号拍品为“宣三大清铜币十文”、“四川银币铜样(二枚)”,从起拍价人民币80元。(1美元约等于8元多人民币)起,最后以12000元成交,竞价时间长达12分钟。本次拍卖引人注目的银币大珍为222号“民国十五年张作霖纪念(样币)”和294号“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地球版(样币)”,前者成交价为40万,后者为50万,还不包括10%的佣金,均为同一买家拍走,圈内人士透露,这位买家是来自浙江的乡镇企业家。另外超过10万元(包括10万元)的拍品为:“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伍角”起拍价3500元,以10万元成交;“大清丙午中字壹两(样币)”,起拍价5万元,以10万元成交;“民国十七年张作霖纪念币(样币)”,起拍价5万元,以10万5千元成交;“户部光绪元宝一两(样币)”,起拍价8万元以20万元成交;“大清长须龙壹元(样币)”起拍价6万元以17万元成交;“民国十八年三帆意大利签字版(样币)”起拍价6万元以13万元成交,均拍出高价,像过去成交价仅为4万美金的“民国十五年张作霖纪念币(样币)”,本次创出40万人民币约合5万美金的天价。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拍卖会最后又增加了一场中国当代金银币拍卖。由新加坡钱币专家林文虎先生主褪,令人耳目一新。中国现代金银币因中央银行自1979年发行以来至今已达近千种。过去均外销换取外汇,这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收藏的人增加已成为“热门”,许多早年出口的金银币已批量倒流国内,仍供不应求,价格飞涨。本次拍卖当代金银币成交率为99%,其中1995年版“香港回归祖国”(第一组)为l/2盎司金币和1盎司银币二枚一套,起拍价4800元,最后以1 3500元成交;1996年“长江三峡”纪念币四枚,枚重2盎司,起拍价4800元,以6000元成交;另外一枚1980年出品的“夏季奥运会—射箭”,为面值300的加厚金币,为稀见之物,从3600元起拍,最后以19000元成交。当晚现代币中最贵的一枚金币为1994年发行的“中新友谊”纪念币重1000克,值40万元人民币。
纵观整场拍卖,后半段气氛不如前半段,当代金银币拍卖中缺少近代币拍卖中的那股激情,可能一方面由于时间太晚,加上会场空气不佳,人太疲劳了;另方面可能参与现代币拍者多为近年“暴富”的“炒家”,过于精明,脑子里想的是“打滑板”(即“差价”),更看重于眼前利益,没有藏家那种大的目光和魄力。
牛年上海首场钱币拍卖获得极大成功,拍卖公司在获得可观利润的同时也信心倍增,四月二十日上海嘉德拍卖行也将进行近现代金银币的拍卖,下半年据悉另一家拍卖公司将尝试古代钱币的拍卖,到时将好戏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