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币收藏摘要

2012-05-30 作者:Airmb_cang 来源:爱藏网
曾见某些刊物上登载广告说,收集古钱币是快速致富的捷径。   这种无稽之谈最终道出了广告人的心声,必须向广告人邮购资料,且价格不菲,其结果是轻信者花了冤...

  曾见某些刊物上登载广告说,收集古钱币是快速致富的捷径。

  这种无稽之谈最终道出了广告人的心声,必须向广告人邮购资料,且价格不菲,其结果是轻信者花了冤枉钱,而倒是做广告的却快速致富了。若买了广告人的资料就想致富,那就更惨了。收藏,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知识,知识是靠积累的,无捷径可走。所以笔者奉劝有收藏兴趣且准备人门的朋友,应适当购些工具书。似丁福葆着的《历代古钱图说》,上海市钱币学会主编的《古钱的鉴定和保养》,河南省钱币学会编的《中国钱币常识选编》,孙仲汇的《古钱》和《古钱币图解》,孙仲汇等编着的《简明钱币辞典》,陈达农的《古钱学人门》,华光普编的《中国古钱币目录》,等等,初步领会古钱币的概况与收藏。同时多到博物馆参观古钱币实物,上收藏品市场看看,增加感性知识。交结些这方面的收藏人,取取经,初涉收藏的朋友切忌:

大清银币

  (1)按图索骥。如钱谱上有的乾隆通宝钱标价万元,而乾隆通宝存世很多,一般只值几毛或几元。两者看图谱似一样,实际差距很大。标价万元的是朝廷造钱局的雕母,就是用一块上好的精铜用手工雕刻成的钱样,称雕母或祖钱。人们常见的是钱局翻砂浇铸的子钱,称行用钱,有本质上的区别。另一种情况是某些见利忘义之徒,不择手段制造各种稀少珍贵的古钱,低价蒙骗爱好者,若真假不辨,还以为捡了便宜,其实行内人称“吃药”。

  (2)普品看不上眼,专想收藏好钱却又不肯花钱。有的古钱为什么珍稀,就是因为它发现的几率太小,不可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3)售假的人最能讲美丽动听的故事,此时不可抨然心动,而应多问个为什么,请钱友多参考参考。

  • 123版币

  • 纸币乐园

  • 纸币冠/靓号

  • 金银纪念币

  • 硬币

  • 银元

  • 古钱币

  • 评级币/钞

  • 邮票

  • 联体/纪念钞

  • 流通纪念币

  • 清/民国纸钞

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 © 2018 FBLIFE.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分类

发布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