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通宝历史上有什么变化 钱币的故事
明朝洪武年间,全国各省除少数省外,都没有铸钱炉,年铸钱约十九万贯,其中洪武五年时铸钱最多。洪武《铸钱则例》规定,铸钱应用生铜。但当时铜材稀缺,所以就普遍用废钱和旧铜铸造,因铜质复杂,纯度不一,而造成“洪武通宝”成色不一的情况。
明成祖朱棣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铸行了“永乐通宝”,此钱铜色紫红,为真书直读,全部为小平钱,光背无文,钱币直径2.5厘米,制作上精致统一,钱文秀逸,笔画端庄。永乐通宝钱中也有折三大钱,但传世仅一枚,为孤品(现存上海博物馆),此钱史书上并无记载,而且当时正禁止用铜钱,应属试铸品并未发行。
当时开铸钱局有两京(北京、南京)、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六处,其版式的差别,微乎其微,勉强区分,“永”字的横笔有长短两种,“宝”字的两点有接离两种,钱穿有大小之别。我国曾在西沙群岛的一艘明代沉船上发现了永乐通宝钱万余枚。此外,日本的丰臣秀吉曾用金银铜仿制过一批,分为打制和铸造两种,铸造钱与明“永乐”钱很相似。
洪武通宝值多少钱 市场价格是多少
太祖洪武元年铸。形制,钱轻,重同大中通宝,钱文楷书直读,较规整,除光背无文者外,记值有:一,二,三,四,五。记重,为一钱,二钱,三钱,五钱,一两。记地为;京、北平、浙三、豫、济、鄂、桂、福、广等九等。记地兼记值“桂一,桂二,广二,二福,桂三,桂五,广五,五福,京十,北平十,广十,鄂十,济十,桂十,十豫,十福,十浙等。同等钱各有差异小平径2.4厘米,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3.15--3.3厘米,折五径3.8--4厘米,折十径4.4--4.5厘米,此钱以光背平钱,记钱较常见。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4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一钱” 5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京” 5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鄂“ 4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北平” 1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浙” 1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济” 7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1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福” 1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豫” 8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桂一” 320元
洪武通宝楷书小平背“广” 6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3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二钱” 2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豫” 4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京” 100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北平” 8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济”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桂二” 4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浙” 1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二福” 75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豫” 15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二背“广二” 5500元
洪武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1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