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币辅币票面的纹饰全部采用富有民族特点的图案。背面衬托主景国徽的是少数民族图案。
第四套人民币在制版和印刷工艺上主要采用套印对印技术和平凸版接线技术等,大大提高了人民币的防伪功能。凹印接线技术也是钞票的一种专用印制技术,其特点是色彩较为明显,颜色衔接自然过渡,无漏白,无错位,线条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成线状。套印、对印技术就是采用一些特殊的工艺,使钞票正背面图案一次印刷成形,使特定部位的图案正背面完全重合
平凸印接线技术是目前人民币采用的比较可靠的防伪技术,它的特点是一条完整的线上印几种不同的颜色时,不产生重叠、缺口现象。
80版5角券简介: 5角券为无水印纸,主色调为紫红色,单张票幅为125×58毫米。采用胶印四色印刷。正面为满版隔色地纹,主景为苗族、壮族人物头像和面额文字;背面主景为多色套印民族图案托出国徽,1980年版号。冠号油墨为红色磁性防伪油墨。1987年4月27日同80版50元首批发行
一、版式:
印刷品一:券背国徽左边八角形的民族图案处,右上角一小段坚线未印,上面的八角星左下侧坚的长方形缺左下角变成了坚的梯形。
印刷品二:相对于印刷品一券背国徽左边八角形的民族图案处,右上角完全连接,无漏印线段,上面的八角星左下侧仍是坚的长方形。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要先弄清一个问题,这是种区分生产厂家的版式,还是只是因局部异物阻挡而产生的漏白现像。
请注意发行资料上的黑体字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已经达到了衔接自然过渡,无漏白,无错位、不产生重叠、缺口……其它就不用考虑了,我们现在主要的方向是漏白,即然在印刷技术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因异物阻挡呢?经我仔细观测也不可能:1不会张张都这样巧有异物阻挡。2并非是真正的漏白,在缺口处还有其它连接地地纹。3不只一种冠字出现。
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是两种不同的版式,至于是否为了区分生产的厂家就不得而知。
二、荧光反应:
印刷品三:背面衬托主景国徽的像光芒一样的桔红色线条,在紫外光下能发出橙色的光芒。
印刷品四:背面衬托主景国徽的像光芒一样的桔红色线条,在紫外光下无任何荧光反应。
其实在六年前我就发现了有两种使用了不同的油墨的产品并将它分别地收藏研究,当我读到三套荧光十元时我才又回过头来仔细研究、分析它,虽说有将油墨用错的可能性,但再细想一下这种可
能性也太小了些,要知道现代的印钞厂管理是非常地严格地,据专题新闻上讲它有自己的一套专门地管理制度,对于当今的印钞厂如果再发生了这类的事故那也未免术低级了些,而且我也不相信在专业的印刷油墨上没有任何区分的标记以及印刷记数器一类的东西。
还有就是发行周期过长或者说是因为性价比简单地说就是防伪与成本的问题,在三套的时候就有因时代变化或是成本的原因变化改变版式的先例。所以理论上就能组合派生出四种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