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字头特种邮票”小型张,共发行32枚,面值为82.16元。按1990年10月公布的价格计算、总共价值1513.9元、到1991年12月市场价约为4681元,到1992年6月底,价格大抵与1991年底相近。
“T字头特种邮票”小型张。是一种市场畅销品种,它具有世界意义,国内国外邮人都喜爱这种邮票,其市场价格也较高,与“J字头邮票”相比,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T字头特种”邮票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有山水花草鸟兽鱼虫,植物和濒临绝种动物,有名胜古迹、风景文物、文学故事等等,此票艺术价值、欣赏价值,以及包含的意义深刻,广受邮人青睐。
二是此票标选择事件、人物都是有典型意义、或者声望高、或者独一无二等,对宣传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如“齐白石作品选”,有书法家范曾题字,“奔马”是国画大师手笔等、又如“万里长城”举世闻名,“杭州西湖”风景诱人等等。
三是“T”种邮票的金粉少,易于保存,收藏风险较小,政治成分少而艺术价值大。适应性广,国内外集邮爱好者都喜爱。
“T”种邮票小型张可分为三大档次。一是高档票,包括“奔马”、“工艺美术”、“公路拱桥”、“云南山茶花、、“万里长城”、“从小爱科学”、“齐白石”、“荷花”、“红楼梦”、“西厢记”、“簪花仕女图”、“牡丹亭”、“益鸟”、“辽彩”等,即从1984年以前发行的“T字头特种邮票”都属于中高档票。而从1985年发行的邮票到1988年发行的票划归为中档,1989年以后发行的属低档票。其中,高档中的“药用植物”因其印数较大、落归入中档票范围。而“熊猫”、“白鹤”因其出世名声较差、落入低档票内。
三个档次的邮票各有特色。中高档邮票,一是由于它们印数少,除“牡丹亭”与“益鸟”(杜鹃)上100万枚以上外,其余印数都在100万枚以下,在“荷花”以前发行的邮系共8种小型张,印数都在25万枚以下。因其印数很少,供求的缺口很大,因此价格抬升的很高,’91邮市热潮中,一般都上升在200元以上一枚。中高档邮票的价格也升上50元以上一枚。二是中高档邮票的价值起落幅度较小,在邮市高潮时,交易反而很少,其价格稳定,不受炒买炒卖影晌,即使价格回落,幅度也不如低档票。例如“奔马”,91年春夏价格从380元上升到450元左右,在邮市大跌时,其价格也在400元一张左右。而且,不久又回复到420一450元一枚。
中高档的“益鸟”、“辽彩”、“牡丹亭”等,也从40元上涨到70一80元,或30元上涨到60元。而它们回落的价格分别在50一60元和40元左右。三是中高档邮票上了档次,一般邮人没有那么多钱去购买或炒买,而炒手们则认定这种票价值较稳定,升降不幅度不高,而不大光顾。同时炒手们邮识也相当低,不愿涉入这些有欣赏价值的高档票。
总之,中高档票具有价位高的特点和集邮价值大等特点,处于变价不大的范围,对集邮爱好者有许多吸引力,而对初入市邮票交易香们吸引力不大,因而其销售逐渐退出畅销票范围。
在“T字头特种邮票”中的中档邮票,曾经一度时间成为邮市“击鼓传花”的起点。如“三国演义”、“水浒”、”历代名楼”、“木兰”、“编钟”、“梅花”、“兰花”等票,就是’91邮市热潮首轮“传花”的邮票。这些邮票第一轮升价后,接着才转入低档邮票。
领头羊“三国演义”因其出世名声大噪,便作为邮人通认的吉祥、吉利票开启邮市热风先锋,价格从20元逐渐上升,直到40元左右。接着邮人比较各种邮票差价便蜂涌抢购“三国”以下的票。于是首先牵动以下各种票价格上涨。
紧跟“三国”票后边的是“水浒”、此票因其为“强盗”歌功颂德,虽然在国外的名声不甚好,但此票对于中国人有一种特别作用。中国人对封建官府有一种特别的反感。主要在于这部文学作品在中国历史地位显赫,属于“四大古典”名着之一。所以,特受邮人喜爱,因而中国人把它与“三国演义”视为一类,或曰“姊妹”。此后的“梅花”、“兰花”、“历代名楼”、“木兰”等花系列邮票,紧跟“三国”旋风而进,也是属于畅销品类邮票。但是,细心的邮人观察到,“水浒”的出版发行了三张(组),三次生日都叫做生不逢时:一次是1987年12月20日出自版发行。当时也是处于邮市刚复苏期;二是1989年7月25日出版发行,当时处于十分低潮(动乱刚平息)时分;三次1991年12月19日,也是刚发生在邮币低潮时分。可以说,“水许”发行三次邮票,两张小型张、三组套票,都是生不逢时,难道是上苍对此“强盗”不作美吗?邮人因此对此票有一种图吉利的迷信观念。在邮人中有些不大受欢迎。
在中档票中。还有一些不受欢迎的邮票。例如“药用植物”,系1982年5月20日发行的,按理它价值当在1983年2月21日发行的“西厢记”小型张之上。然而,市价却相去甚远,前者35元一枚,后者为100元左右一枚。后者比前者价值高3倍,与“红楼梦”小型张迟出生半年,价格却相差6倍。从而使“药用植物”落入下一档次,原因就在于这种邮票当时印量较多(115万枚)、名声受挫,再则有个听来不令人畅快的名字”药用”,邮人讥诮说,“买到这票就吃药”,而且其价值一直不增,不增值又越使其无销路,形成了悲哀的怪圈。又如“敦煌壁画”、“编钟”都是从古坟里挖出来的历史遗物,邮人也有些犯忌,后来的“马王堆汉墓帛画”都有此之嫌,因而使得这种邮票老是其名不扬,或者如死兔。只有当其他票都升到一定程度之时,其价格才有所变动。这几种邮币犯忌的票,只有真正的集邮爱好者才光顾购买,或者其价差很大时才受邮人买卖。
低档邮票有6一7种。有“马王堆”、“西湖”、“铜车马”、“杜鹃花”、“承德避暑山庄”、“水浒”二组小型张。这几种邮票之中,“铜车马”作为领头羊,深受邮人爱好。因为此票设计有些仿“三国演义”,其长宽规格很宜人眼,加之设计者王虎鸣颇具艺术设计才能,深受邮人爱戴,其设计的“韩照载夜宴图”也深受邮人欢迎。相对说来,在’91邮市热潮初起时,所发行的近期小型张中、只有此“铜车马”最具艺术价值,因此,便被认作领头羊。其“西湖”虽是名字是题材很好,但设计上印刷出来不是人们想象那般美丽,那般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而是雾气迷蒙的样子,很令人失望。但是由于这是名胜,加之底价低,所以有人经过几次炒买炒卖,就忘却了真正的内质。“杜鹃花”是一套很漂亮的邮票,全套8枚、小型张面值5元,在几张5元小型张中,尤以此票引人注目,设计合理,图案鲜艳夺目,又出生在邮市刚起价之时,真正是此生逢时,下地如宝,邮人蜂抢。按当时的价格。在有人预订期货时。交价为8元一枚(说定一个月后发行时的价),但到发行当日,即为12元一枚、15元一枚。不到一个月。其价格炒到高达25元一枚,超过“铜车马”。与“杜鹃花”一样生得及时的“避暑山庄”小型张,也是坠地即身价倍增,邮票公司连倾销三日欲意压下邮市热火,其结果此票乘风而涨,不几天便是面值8倍,创造了中国邮票发行(小型张)高纪录。邮人识“山庄”如视“西湖”,都作名胜古迹而论,而且此票比“西湖”设计得更清楚、更漂亮、长度规格比“西湖”适人。所以属于俏销票之一。“水浒”传二组小型张,作为关门票,但生不逢时,发行当日或以后几天未能创好记录,时价为面值4倍到3倍。后来有一阵炒买炒卖也只上到15一16元一枚,到今春升温时,也只达到19元而后下滑到15—16元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