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特色邮票——编号邮票

2012-07-14 作者:Airmb_cang 来源:爱藏网
编号邮票是指1970年8月至1973年10月这一时期所发行的纪念 邮票 和特种邮票共21套、95枚。      编号邮票是文字邮票与后来发行的J、T邮票之间的过渡。    ...

  编号邮票是指1970年8月至1973年10月这一时期所发行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共21套、95枚。
  
  编号邮票是“文”字邮票与后来发行的J、T邮票之间的过渡。  
  编号邮票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是出现了新志号、“文”字邮票被取消志号后,给生产管理和收藏造成许多麻烦。因此,在调整邮票发行方针的时候,出于生产管理上的需要,邮票上恢复了取消三年之久的志号。编号邮票的志号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志号不分类别、套别,只在每枚邮票底边左角处印上顺序编号,右边印上印刷年份。采取1枚邮票编一个号,形成在一套邮票里,枚枚邮票的编号却不相同。这一新志号为后来的J、T邮票志号的诞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是发行单位不一。“文革”初期,1 969年3月邮电部被撤销,邮政总局合并到交通部。从1970年1月1日到1973年5月底,我国邮票改由交通部发行。

编号邮票


  
  1973年6月,国务院又令恢复邮电部建制,邮票发行单位又改了回来。这反映了国家体制由乱到治,邮票发行工作步入有序阶段。
  
  三是画面色彩丰富、绘画形式多样,开始重视发挥邮票设计艺术的作用。最明显的变化是一扫“文”字邮票“一片红”的色调。多种绘画技法竞上邮票图案:有中国传统国画形式的《熊猫》、民间剪纸艺术的《儿童歌舞》、油画《中国妇女》、彩墨画《红旗渠》,此外,还有水粉、摄影、创作画等等技法,从而呈现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四是邮票选题范围宽了。与“文”字邮票相比,编号邮票在内容上突破了“紧跟形势”、“突出政治”的框框,拓展了选题。其中有反映工农业建设成就的《工业产品》、《轮船》、《红旗渠》;反映妇女儿童生活的《中国妇女》、《儿童歌舞》;表现文艺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体育运动》、《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智取威虎山》、《赤脚医生》;宣传对外经济贸易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歌颂先进模范人物的《王进喜》等。令人注目的是,曾经横遭讨伐的特种邮票悄然复出,如发行了《熊猫》、《出土文物》等。《出土文物》的发行,不仅提醒人们要保护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对“文革”初期横扫“四旧”的否定。编号邮票共95枚,它从一个角度,真实地记录了“文革”初期至中期的转变过程,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见证,为人们重温历史并从中总结和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提供了形象的教材。
  
  编号邮票最小发行量为125万枚,最大发行量为1400万枚。编号邮票21套,总发行量为14877万枚,平均发行量708.74万枚。市场价格大全套为9000元至15000元。

(更多关于编号邮票的资讯请参考http://www.airmb.com/youpiao/

  • 123版币

  • 纸币乐园

  • 纸币冠/靓号

  • 金银纪念币

  • 硬币

  • 银元

  • 古钱币

  • 评级币/钞

  • 邮票

  • 联体/纪念钞

  • 流通纪念币

  • 清/民国纸钞

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 © 2018 FBLIFE.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分类

发布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