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过去都是委托印刷厂商印制,如大东书局承印的大东版、中华书局承印的中华版、商务印书馆承印的商务版等,甚至还在国外印刷,如伦敦版、纽约版、日本石印版等。这些邮票以雕刻版、胶版印刷为多。1959年北京邮票厂建成投产后,中国开始自印邮票。目前中国邮票一般都采用雕刻、影雕、影写等几种制版形式进行印制。
雕刻版是经过雕刻者在钢板上艺木加工刻出原版后制版,采用凹版印刷。特点是层次丰富,线条清晰,防伪性好。影雕版是采用照相凹版和雕刻版相结合的印刷方式,印制效果艺术性强。如特57《黄山风景》和T.46《庚申年(猴票)》,这两套邮票都是采用影雕版印制,票面线条非常清晰,共有较强的手感。而这两套邮票的伪票都是采用纯胶版的平版技术仿印,票面一片光滑,手一摸真伪立辨。纯胶版制版工艺比较普及,成本低廉,因此成了伪造邮票的一个主要复制工艺。如果真票本身采用胶版印刷,伪票也采用胶版印刷,在鉴别时确实会带来一些困难,但即使如此还是可以鉴别的。可以从印刷墨色、清晰度、图案和字迹变化等方面找出差异。如从印刷工艺上分析非同一原版的胶版在网点的点形、线数等等都可以找出不少差异。如胶印澄品的色调网点不清晰,且排列无序,极易网点重合,造成图像整体色调显得“厚”、“脏”。
由于影写版印刷技术操作简便,印刷效率高,且票面色彩鲜艳,色调层次丰富,因此新中国邮票以影写版居多。但影写版邮票容易被胶印和彩色复印机仿印。鉴别时,可用10倍左右的放大镜观察票面,真品票面构成色彩的网点很密且细小。因此影写版印的邮票,色调变化柔和而细腻,这个效果是伪票难以达到的。伪票在表现色彩或色调变化时,网点的大小、疏密与真品相比都显得祖糙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