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捐邮票是通用邮票的一种,一般可贴用于各种邮件。它是通过邮票发行为福利、健康、救灾、慈善等目的筹款,在面值中另加附捐金额的邮票。附捐邮票由于售价除邮资全额外,还有部分是非邮政性质的附捐金额,所以又称作“半邮政邮票”。目前发行附捐邮票的国家和地区有60余个。捐款多是为了公益事业,如为红十字会、防病、防癌等团休,为儿童、妇女、青年、老人、残疾人等福利事业,所以又称“福利邮票”。
附捐邮票的发行,不少国家有其传统。西欧国家每年发行种数最多。比利时自1910年起至今已发行了1千余种。有些国家每年春秋各一套,自成系列。
芬兰自1930年起,连年发行“红十字邮票”,每枚邮票都印有一个鲜艳的红十字。新西兰自1930年起每年发行带有“健康”字样的附捐邮票,称作“健康邮票”。
旧中国发行过三套附捐邮票。1920年为黄河决口发行附收赈捐邮票,全套3枚,是在帆船邮票上加盖附加值。1944年为教济抗日战争难民发行的“赈济难民”邮票全套6枚,另有小全张1枚。1948年为防痨筹幕基金发行的“资助防痨”邮票,分有齿、无齿两组,共6枚,主图是长城。
新中国成立后,发行过两套。“T.92儿童”和“T.105中国残疾人”.每枚都印有“8+2”字样,即面值“8分”,附捐“2分”。
另一个和附捐邮票相似的票种,叫做邮政捐税邮票。有一些国家规定,在指定的日子里,所有邮件除按规定邮资贴好邮票外,还必须加贴这种邮票,作为捐款,多供慈善团体或科学事业使用。如巴西基本上每年在12月24日后的一周内,所有邮件必须加贴邮政捐税邮票,税款专供麻风病人治疗之用。这种邮票和附捐邮票不同,它是强制的,所以称“揭税”。
目前有近20个国家使用这种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