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个画家画价的高低,不光与画的好坏有关,还与他目前的社会身份(是否名家及其头衔)、原有的画价基数相关;而这三者,或可称之为“人气指数”、“学术指数”和“市场指数” 所谓“人气指数”,也就是指画家社会知名度的强弱,这也是现代社会“眼球经济”的凸出体现。画家的“人气指数”一旦推升,很有可能就是其“市场指数”抬升的先兆 在当下最与画家“人气指数”密切相关的,一是画家的头衔身份,二是媒体的宣传 说起学术困扰,是基于近年来对书画拍卖市场起落沉浮的思索。眼下一个画家画价的高低,不光与画的好坏有关,还与他目前的社会身份(是否名家及其头衔)、原有的画价基数相关;而这三者,或可称之为 “人气指数”、“学术指数”和“市场指数”。先说“人气指数”。 所谓“人气指数”,也就是指画家社会知名度的强弱,这也是现代社会“眼球经济”的凸出体现。画家的“人气指数”一旦推升,很有可能就是其“市场指数”抬升的先兆。在当今社会,真正人气炽盛、驰名天下的画家为数并不多。虽然一位艺术名家的出现,离不开他本人卓绝的天赋和苦功,但一般社会人群耳熟能详更记得住的,往往是环绕着名家的某些生动“故事”。 想当年,哈默将陈逸飞一幅画周庄的油画呈赠邓小平,一下便引爆了媒体的关注度。盛名之下,陈逸飞后来又有办模特文化公司、拍电影等不少抢人眼球之举,这使得陈逸飞的“人气指数”陡然飚升,在当代画家当中居于领先地位。 祖国宝岛台湾画家刘国松早年声名之迭起,固然与其别出心裁的创用“国松纸”有关,而他当年曾在媒体上与国学权威徐复观公开论战,后来又抓住人类首次登月事件大画其太空画;至上世纪80年代,又在大陆十余城市举办巡展和讲座;这些显然也是刘国松引人眼球的不可忽略的缘由所在。 近年来,频频在媒体上撰文的著名画家有范曾和陈丹青,这对于“人气指数”的提升也显而易见。2006年9月,八大山人画展在江西省博物馆举办。通过有关方面的安排,“范曾画展”与“八大山人画展”赫然在同一展厅并列展出,这应也是提升范曾“人气指数”的一个奇招。 有位操作过名画家石虎的著名经纪人说:你要提升一位画家的知名度,就要善于为他编“故事”,让人对他留有深刻印象,这也未免让人想起媒体对演艺娱乐圈那种特殊炒作的技俩。当然高明的人为运作应以不露痕迹为宜,过度有意的炒作则画虎不成反类犬,反而丢人现眼。曾有人指控一位研究黄宾虹的权威名家,说他竟编造了当年黄宾虹在蜀山淋雨还即兴吟诗的典故。过去人们尽情讴歌领袖和名人偶像,从未见有谁指控其中有杜撰。黄宾虹的画本来较拙涩难懂,那位专家有可能在回顾文章中对黄宾虹在四川写生的那段经历作了绘声绘色的渲染,但只要那渲染对弘扬黄宾虹艺术有益而无伤大雅,符合艺术真实而并不过份,或许人们也没必要捕风捉影去过于较真吧! 在当下最与画家“人气指数”密切相关的,一是画家的头衔身份,二是媒体的宣传。画家的头衔身份,往往与著名的画院和美术学院有关。众所周知,徐悲鸿、傅抱石、林风眠、潘天寿、李可染和陆俨少等大家,皆曾为其所在的美术院校增光添彩。正因为这些大家曾从事美术教育,使其自身“人气指数”更盛,因为他们教出的高足学生,明显具有品牌放大的效应。当下不少聪明的画家皆懂得搭“人气指数”的顺风车,让自己“借名出名”。近年来著名美院和画院的招生或办班十分火爆,显然被认为是提升 “人气指数”、拓展人际关系的难得机会。画家当中有神通广大者,设法找关系进入某著名画院当画师;本事更大的,在美术圈内弄个一官半职;本事略次者,去谋个挂名客座教授或特聘画师什么的。获取头衔当然要有本事和幸运,而一旦获得了头衔,那可是自塑“金身”,画价立马见涨,所化代价再大也就不在话下了。现今有不少画家对头衔身份和他所师承的已故名家津津乐道,又有谁去质疑那些“借名者”所画平平、毫无长进呢? 一位有所成就的画家若担当行政职位(那种不干事的荣誉性职位除外),除非他本人极有天分,由于精力时间被行政冗务挤占,应该也会影响其画画成就。可现实的反证却是:头衔可以助涨画价!一个画家若是去掉其头衔,照理其艺术成就有可能会更高,但其画价却反而可能会逊色。而有头衔的画家若一旦面临退休,其画价就有可能随之大降,当然确有艺术成就的绝少数当除外。 由于不可能人人官运亨通,也有人就自我设计头衔。有人煞费苦心创办美术杂志,以画家兼主编的身份来为自己提升名气。有的策展人趁筹资策展之机通过“捆绑”式的操作,让自己或某个关系画家也一下跻身于名家。这些招数明眼人一看便知,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