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省评出十位优秀国画家,已是时下美术界的热门话题。我们已习惯了“十大体育明星”、“十大歌星”之类提法,现在“十位优秀国画家”出笼,增添了更多谈资,是不是件好事姑且不论,我想有个问题很滑稽,每个省评出十位便意味着全国将有近三百来位优秀国画家,这个数目非常了不得,了解一点美术史的人都懂得,任何一个时期,真正的优秀的画家总只有那么几个,人数一多,要么滥竽充数,要么只是一场人为的闹剧,——这样的闹剧在逝去不久的历史中演出过很多次。我理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振兴一下我们的“国粹”是有其良好用心,然而,我看不出这种“评选”方式有什么合理的依据,也看不出几个省份已评出的“十位优秀国画家”里有什么含金量,我为此困惑,时至今日,难道我们美术界真的这么弱智?难道我们美术界的学术水准真的这么低下?连三岁的孩子都知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我们美术界的大爷们却偏偏把好钢用在刀背上。 我不想对那些已经金榜提名的“十位”们说三道四,因为里面至少一半以上是混水摸鱼摸来的。——当然,我得赶紧补充一句,里面也有一些水平高的人,在表现力上,在创新的力度和成就上,都做得不错。我要说的是,每当评选发生,各种令人头痛的因素就会泛滥,拉帮结派者有之,搞平衡者有之,头头脑脑钦定者有之,——另有哭的闹的,死皮赖脸的,诸此种种都是被我们熟知的。据悉,某个省“十位”们的作品展出时,大部分画家拒绝前往捧场,一位水平相当不错却落选的国画家对我说,黑呀,里面真黑! 对于国画问题,许多年来一直争论不断,这是有其历史根源和文化背景的。近两年来,由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蓬勃兴起,新一代艺术家登台亮相,特别是随着国际化潮流的进程加快,国画的争论被悬搁起来,评论界已比较少地介入其中。从学术层面讲,国画问题被悬搁是因它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它的空间和余地本来就不大,再怎么振兴,也无法与它的历史辉煌相比,它赖以生存并发展的生态变了。每个时代必然地产生与这个时代相符的新艺术样式,就如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社会节奏的大大加快,以及变幻多端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人们对艺术的多元而多样的追求,当代艺术的兴起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评论界为了避免概念上含糊不清而带来的无谓争执,已倾向把国画称之为水墨画,这样就将国画框定为一个基本以材料命名的画种,在多元化多样性的艺术格局中,它不再附带许多文化背景的复杂的因素,如油画、版画一样,赋予了视觉上的直接性。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国画会越来越边缘化,也就是说,它不再成为学术的中心议题,不再是当代文化的焦点部分,一个即使非常优秀的国画家也不能与一个真正富有创造力的当代艺术家相提并论,因为国画是相对封闭的传统“画种”,当代艺术则是开放的有着无限可能性的艺术。放眼现实,国画几乎只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项目,无数老干部老同志,无数退休人员,纷纷拿起画笔学习国画,学习书法,恰如打太极拳锻炼身体那样,学习国画已变成群众性热潮,在这样的热潮中,国画的学术地位没有得到提高,相反变得无足轻重。一个美术杂志的编辑要我谈谈为何批评家现在都冷淡写画评,我回答,一是因为严肃的有眼光的批评家不会浪费精力去做没意义的事,二是眼下那些功成名就的国画家压根儿不在乎谁来“评”,他们的眼睛只盯着老板的钱袋,他们只互相攀比谁的钱多谁的别墅大谁的轿车好。例如,由于体制的原因,由于长期以来的官本位制惯性,某些占据全国美协要位的所谓画家,利用美协官员的头衔四处招摇撞骗,大肆敛财,中饱私囊,严重污染了美术界的风气。现在的情况是,因为国画打的是民族文化牌,便很容易招纳那些对艺术一知半解又热衷于附庸风雅的人。从各地评“十位”暴露出的争风吃醋的情况来看,不少画家注重的并不真是“十位”,也心知肚明“优秀”何为,他们清楚一点,进入与不进入关系到他们以后的生意和财路,关系到他们在社会上能不能争得一个可以唬人的招牌。 自然,每个省份评选“十大”国画家事情仍在继续,这是与我们个人意见无关的,但我想如不加以节制和考虑社会影响,会闹出更多笑话来。稍稍有头脑的人都懂得,优秀画家从来就不是评出来的,更别说是靠几个拿权的人搞关系搞平衡弄出来的。#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