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活动具有地域性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尽管面临现代化的高科技通讯和交通的发达,但由于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收藏活动的地域性仍然相当稳固。收藏者如果能够了解并掌握这种地域性差异,并能总结出由此而带来的规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对于提高自己的收藏水平是大有益处的。 藏品资源的地域性 什么地方出什么藏品都是有定数的。比如徐州汉墓多,徐州古玩市场上的汉砖像、陶罐就较多;由于历史原因,在抗日战争期间,许多文化名人曾经旅居在云南,所以有许多名人的书画作品流散于民间,使得当地一些藏家“近水楼台先得月”;淄博是齐国故都,在收藏界享有盛名的齐国“刀币”出自淄博,全国的钱币爱好者都以拥有“齐刀币”为骄傲,由此使得淄博古玩市场闻名遐迩。 集质、声、形、色诸美为一身,有着“天下第一石”美誉的灵璧石,主要产于安徽省灵璧县境内,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往今来公认的赏石瑰宝。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历史悠久的灵璧石收藏迎来了新一轮高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寻石、藏石、赏石的行列,收藏队伍和市场规模蔚为壮观。国内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有实力的收藏家,慕名前往灵璧石的主要产地——灵璧县鱼沟镇等地,寻觅、挖掘、收购灵璧石。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以中国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为代表的灵璧石市场十分规范和繁荣。中国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近5000平方米的大厅里,展示着1000多件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灵璧石,价位从几百元到几百万元不等。这里为进场交易的灵璧石提供专家鉴定,提供鉴定证书,采取专家评估定价和卖主标定最低价两种形式,为买卖双方提供诚信、公平的交易平台。交易中心还进行网上展示、交易,最大限度地方便收藏者。 上海国际电影节暨电影百年庆典期间,上海的电影海报卖火了。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加上上海收藏者的精明,他们看准了老电影海报的升值潜力,早就就开始悄悄地、大量地收购,然后借着电影百年庆典营造出了怀旧氛围,使得老电影海报成为抢手货。 藏品价格的地域性 目前市场上的藏品在不同的地方,其价格是有差别的。对于收藏投资者来说,熟悉各个区域的藏品情况,更大的意义也许是在不同地域之间的藏品差价。如北京书画家的作品,在广州等地的价格就明显低于北京;而广州书画家的作品,在北京等地的售价又明显低于广州。北京的董寿平和广东的关山月,一南一北两支梅,在北京,关山月不如董寿平,在广东,董寿平则不如关山月,其实,两位大师的水平和功力不相上下,价格的差异只因地域不同。又如,有人要在上海买进一尊15厘米高的黄杨木雕观音立像,价格一般为数百元,而同样大小、质量的黄杨木雕作品,在海南、福建地区的市场上,常常不足百元就能成交。 据了解,这种收藏投资的地域性差别,在“小名头”画家的作品方面表现更为明显。一般而言,“小名头”画家在自己的家乡或周边地区影响较大,也更容易受到追捧,离本地越远,其影响力就越弱。上海静安寺附近有一家画廊,其主人常常不惜旅费,跑到外省市的拍卖会上,专门搜罗和竞拍上海籍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他认为,当地的一些买家可能不熟悉上海中青年画家及作品的具体情况,有时底价开得相当低,且竞价也不是很激烈,这时他就会果断出手,觅得价廉物美的好货。当然,将这些画作置于他自己画廊时,标价就要高出许多,甚至翻番。这种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显然为收藏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降低成本、增加投资回报的机会。 藏品仿造的地域性 笔者曾经看过一份报道,北京市清理整顿文物古玩市场时,清查了市内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文物古玩摊档,结果非常惊人:这些“文物古玩”90%以上是赝品。其实不仅北京如此,全国各地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的所谓文物古玩市场中,赝品占了绝大部分。用“赝仿品造就了中国的收藏品市场”来形容这种现象一点也不为过。 在收藏品市场上销售的假古玩主要有瓷器、陶器、木器、玉器、书画、杂项等几类,而且每一种假古玩背后都有一整套复杂的工艺、都有主要的造假地区。就拿仿古瓷器来说吧,多来源于江西景德镇、福建邵武和广东汕头地区,也有部分高仿品来自日本。这些仿古瓷器大都是按照图录样式生产并通过药水蒸煮、烟熏、打磨、日照、土埋等一系列工艺做旧的。部分高仿瓷器则是按照从各种渠道得来的实物做样,聘请高级陶瓷师傅专门烧制的,其乱真程度连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大拍卖行都被骗过了。而仿古陶器主要来自河南,北魏、汉代、隋唐的陶俑,只要图录里有的都可以仿制。 古代书画仿造作伪不仅手法多样,而且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有苏州片、河南造、湖南造、广东造、北京造等。虽然近现代的书画仿造作伪范围有所扩大和交叉,但地域性仍较明显。京津地区主要仿齐白石、溥儒、徐悲鸿、王雪涛、陈少梅等;上海地区主要仿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吴湖帆、谢稚柳等;苏杭地区主要仿傅抱石、陆俨少、潘天寿、黄宾虹等;山东地区主要仿李可染、刘大为、林散之等;广州地区主要仿关山月、高剑父、高奇峰等;西安地区主要仿石鲁、赵望云、何海霞等。 收藏风格的地域性 由于受地域文化和传统的影响,北方人搞收藏侧重做长线投资,囤积居奇,南方人则更喜欢短平快,勤进快销。南方的收藏者善于从投资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作出决策,总是让自己的藏品滚动起来,绝不过多过久地占用资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不断有南方人到北京、河北、西安等地收东西,其实很多东西如果留得再久些,可不是当年的价钱。但他们快进快出,先运转起来再说。正是由于这种运作方式,使得市场上交易着大量的藏品,才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市场。北方人把藏品拿在手里则气定神闲,不慌不忙地开始研究,理解藏品所蕴含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再作价值分析。把玩的同时,一些藏家还在媒体上侃侃而谈。 玩家具,广东人讲“料”,而北京人则讲“工”,一个是以价格为优先、一个是以工艺为优先。北京人玩家具还追求的是全套明清家具,思考的是整套的应该怎么补齐,甚至还讲究居室的陈设摆放等等。这在广东或是上海的藏家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玩瓷器,北方的收藏者喜欢藏重器、整器,“器无大小以全为上”,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商们卖假货也要卖整器;而南方的收藏者却不以善小而不为,小到玩于股掌的文玩、甚至瓷片,无不藏之。北方人谁要想靠藏瓷片露头是不可能的,在不少北京收藏者眼里,收藏瓷片实在没意思,他觉得瓷片不是一个器物,不能代表品位。但在南方,收藏瓷片却红红火火,收藏者非常愿意谈论瓷片的价值。 收藏市场的地域性 随着民间收藏活动红红火火的开展,一些地区收藏中心市场逐渐形成,特色越来越明显,知名度越来越高,品牌形象越来越好。 带有平民化色彩的报国寺市场举办的交流交易活动名扬全国,素有“收藏爱好者的交流圣地”之称。其中钱币交流交换活动一年四次,每次活动都是“展期未到,藏友云集”,形成“只有闭幕式,没有开幕式”一大特色。 放眼全国,众多独具特色的区域收藏中心也在陆续涌现。收藏者称徐州市是“票证类藏品的金库”。近年来,徐州先后举办过全国六届粮票展、三届布票展,以及“全国首届彩票展”等规模较大的收藏品交流会,在收藏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品牌效应已经形成。 南京被公认为是烟标和火花收藏的一大聚集地。每年各种各样有关烟标火花的民间收藏活动这里办得最多,难怪有人将“烟标火花的摇篮”这一美誉给了南京。 收藏群体的地域性 不同的地域因为经济基础、文化底蕴、社会习俗和审美习惯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藏品的不同喜好趋向和青睐程度,形成了区域性的收藏群体。 我国东南部,尤其是江浙沪一带,金银币收藏文化积淀深厚,这一地区又有将贵金属作为信物留传给后代的传统,因而形成一支重要的金银币收藏群体,这个群体明显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成为目前金银币收藏的主力军。相比之下,其他地区的金银币收藏群体就不如江浙沪地区多,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对金银币收藏投资的认识程度更是滞后。 江西因为不仅是瓷都景德镇所在地,还有吉州窑、洪州窑等名窑,古瓷货源十分充足,因此造就了庞大的民间藏瓷群体,据粗略统计,这里的古瓷藏家有万人以上,而且高水平的古瓷藏家为数不少。一位藏友,清三代的官窑瓷器就收了20余件,件件完美无损、质地精良;另一位藏友,已经拥有“珠山八友”等名家作品上百件,令人叹为观止。#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