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分的批评家都回避讨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媚俗”问题。因为如果对“媚俗”现象进行深究、剖析,不仅会伤害大部分艺术家的既得利益,而且画廊、收藏家,以及少数批评家的商业回报也会受到影响。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媚俗”性绘画几乎代表了中国当代架上绘画的主流发展方向,其中犹以“泛政治波普”和“图像式”绘画的泛滥为标志。这些“媚俗性”的绘画不仅假扮着前卫艺术的姿态以掩盖自身献媚于市场的行为,并且还以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型为契机寻求理论上的“合法性”。以此逻辑发展下去,不仅会将社会学的批评方法彻底的庸俗化,而且还将导致中国架上绘画主流审美趣味的媚俗化。 实际上,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西方的批评家和理论家便对艺术和文化领域中的“媚俗”问题和“媚俗文化”进行了持续的讨论和批判。1939年格林柏格在他最著名的《前卫与媚俗》一文中便深入地讨论了艺术中的“媚俗”问题。和格林柏格将不同于现代艺术的大众艺术和学院艺术称为“媚俗艺术”不同,批评家马泰·卡林内斯库在他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将“媚俗”理解为资本主义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是一种与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密切相连的文化现象。同时,像弗里德里克·杰姆逊、丹尼尔·贝尔等学者也曾多次谈到资本主义文化和艺术领域中的“媚俗”性问题。 当然,中国架上绘画的“媚俗”现象异常复杂。表面看,“媚俗”只涉及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但深层的原因是:“媚俗”绘画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文化转型,以及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所导致文化分化的必然产物。前者的困境在于,80年代的精英文化注定要在一个文化走向消费的时代遭遇艺术市场对文化的责难和利诱,同时,文化的分化也意味着一体化的官方文化必将式微,而由文化工业生产出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却最终成为“后革命”时代的主流文化。正是在这个大的语境下,当代艺术的发展的一个必然后果是:艺术走向生产,艺术走向市场,艺术走向消费,最终艺术走向媚俗。其间,由于外部的文化语境还掺杂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后殖民,尤其是在西方掌握着当代艺术话语权的情况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必然在全球文化一体化下的文化生产结构中扮演着“他者”的角色,其“被动性”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 尽管当代架上绘画的“媚俗”问题有其历史、文化的必然性因素,但这并不足以成为阻碍我们梳理和批判“媚俗”化现象的理由。恰恰相反,我们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去审视“媚俗”现象的发展与流变,及其潜在的危害。本期选登的几篇文章都出自年青批评家之手,并直指当代艺术中的“媚俗”问题。我们的愿望是,集思广益,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批评视角。 2007年8月20日于中央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