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国画) 陈半丁
20世纪初至70年代,在北京画坛上,陈半丁是个大名鼎鼎的画家。他诗、书、画、印全能,花卉、山水、人物、禽兽精湛,尤以花卉画最为杰出。
陈半丁嗜书画入骨,一生画笔不离手,94岁病中还在挥毫、篆刻,可谓至老不休。陈半丁的艺术风格工稳平正,写中兼工,工中带写,平易中见巧妙,写形中求变化,纯朴雅致,清新自然,显示着意为主、象为用的艺术特色。
陈半丁晚年专心于花卉,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花卉远承白阳、青藤,取其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水墨写意,淡墨欹毫,秀逸生动;近取吴昌硕的大气磅礴,笔力沉稳,古朴浑厚,加以写生融会,形象有自己面目,老练而不重浊,巧处显其笔力遒劲;同时又有蒲华山水的苍古秀雅,沉着厚重,蕴含着博学的人文积淀;更得任伯年花卉的生动而有神韵,花卉勾点,极尽其态,墨彩鲜丽,清淡浓艳相结合,细笔润笔参用,画风清新活泼。陈半丁画牡丹、芍药、海棠、月季、梅、兰、竹、菊、荷花、芙蓉、紫藤……在他的笔下,百花争艳,欣欣向荣,一派生机。
我国花卉画历来讲究“尚意”、“重趣”,非常强调意境与抒情、主观意识的表达。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时代的需要,陈半丁创作的大画较多,如《松石芍药图》,画面上一棵苍劲的巨松顶天立地,枝干倒挂,画面下端巨石层叠,浓重的墨色突出了石块的坚硬。一丛盛开的芍药,黄色花蕊,白色花瓣,勾花的线条灵动遒劲,层次井然。花丛中穿插着枝叶,叶片正侧背向聚散有致,叶尖嫩黄,花藤青黄掺和的叶片衬托着鲜嫩的花朵正在盛放。此图极为大气,如孟子所说:“充实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这大气来源于画家充实的生命体验、人生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满腔激情。正是由于画家的精神气质,他作为抒情审美主体的“自我”在大画面的意境中显现,也正是我们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在画中的闪光,这是陈半丁难得的巨作。
陈半丁的山水画早年以临摹为主,宋之郭熙,元之赵孟頫,明代之唐寅、程嘉燧、邵弥,清之石涛、石罗两峰,近学蒲华、吴昌硕,广涉诸家,博采众长。陈半丁对传统山水画的技法熟练精深,如何将这些技法运用于创作,还得从心开始,从意开始,先入意而后造境。《雨中勘闸》中,画家取景宽广的湖泊上,近景是山石坡地,大桥与对岸相连。岸坡上有树丛、房舍,桥上有勘闸人,有撑伞者,有穿蓑衣者,湖泊中有山坡平沙。画家的造景是水天辽阔,平远清出,山石皴法用笔湿润更见苍秀,雾气迷蒙,以墨韵见长,物象的阴阳虚实也起变化,达到明洁滋润、简练苍古的境界。
陈半丁早年在上海就打下了肖像画的基础,画的肖像人物都是他所敬佩的人。现在能见的是由他精心制作的《吴昌硕先生父母像》,吴昌硕的父亲辛甲公头冠裘帽,身着皮衣,胸垂朝珠。辛甲公左前坐有结发万氏夫人(吴昌硕的生母),右前坐有继室杨氏夫人,两位夫人戴凤冠,披霞帔,帔上描有腾舞之金龙。三位祖先神态安详,所坐的皮靠椅置于有大红牡丹图案的灰色地毯上。此图为工笔写实,人物肖像逼真,惟妙惟肖。他还画过《陈师曾像》、《黄山谷肖像》、《唐六如肖像》、《达摩面壁》、《无量寿佛》等。他画的人物,时装少,古装多。画为心声,画家对达摩感兴趣也许是出于一种敬业精神,也可能是希望自己专业修炼要像达摩一样下苦功,才能修炼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