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金秋,在举国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之时,广东画院也迎来了成立50周年的喜庆日子。10月31日,广东画院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在广州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雄,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雷于蓝等嘉宾、领导出席了庆典活动。来自全国美术机构和各省市画院的有关领导及众多艺术家、评论家也一同见证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10月31日上午,美丽的白云山脚下锣鼓喧天、礼炮齐鸣,广东画院新址奠基仪式在这里举行。在热烈喜庆的气氛中,一直关心并支持广东画院发展的领导以及美术界同仁为广东画院新址铲上了第一锹土。广东画院新址自2005年起开始选址、规划建设,新的广东画院将成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集园林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现代化标志性建筑。当天下午,“镌美流花——广东画院50年作品特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画展呈现了黄新波、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王肇民、胡一川的经典作品,以及广东画院艺术顾问、特聘画家、在职画家、签约画家历年创作的精品力作。展览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看。
50年,广东画院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如今,广东画院又将开启一段崭新的旅程。
历史悠久 积淀丰厚
广东画院成立于1959年,成立之初称为“广州国画院”,与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江苏国画院并称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四大画院。
1962年,经中共广东省委批准,广州国画院更名为广东画院,黄新波任第一届广东画院院长。1978年春,历经“文革”风雨的广东画院正式恢复,关山月任第二届广东画院院长。画院从各单位将一些在专业上有发展潜力和突出成绩的画家如刘仑、林墉、陈衍宁、王玉珏、何克劲、汤集祥、周佐愚、许钦松、王维宝等调入,这些画家的加盟大大增强了广东画院的实力。1982年12月,占地700平方米、高8层的广东画院大楼落成。这时的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画院画家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生活中,大胆探索,勤奋创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许多代表性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进入90年代,王玉珏担任第三届院长。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了历史性讲话,广东画院的美术创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画家们把目光投向中国社会的发展现实和个人生活经验,以更为开放、独立的态度去面对社会文化和创作,催生出不少贴近时代的精品。
2003年,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兼任院长,他和时任党组书记兼副院长的许钦松提出“学术立院”的主张,创设了每年一度的“广东画院创作年度展”、两年一度的“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以及“‘9+2’泛珠三角文化交流项目——广东画院作品巡展”,这对于广东画院的学术建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任广东画院院长为许钦松。1979年,他进入广东画院,如今已经与画院共同走过了30年。艺术追求和学术成就是广东画院一直以来的立院之本,为了创造一个更有利于画家成长、人才发展的和谐环境,近一年多来,许钦松与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对画院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机构发展起到表率作用。
在过去的50年里,广东画院先后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全国知名的艺术家,并创作了一大批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如黄新波的《年青人》、关山月的《绿色长城》、汤小铭的《永不休战》、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胡一川的《前夜》、许钦松的《潮的失落》、林永康的《自梳女》等等。如今,画院有许钦松、林墉、汤小铭、关伟、李劲堃、林永康、宣新明、崔跃、颜苏平、黄唯理、李东伟、孙洪敏、刘穗艳、陈映欣、黄国武、周正良、方向等17位在职专业画家。近年来画家们肩负着学术研究和创作的重任,不懈努力,出色地完成了全国和广东省的多项创作任务,同时也参与了多项重大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