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建荣 大江潮 油画
我认为所谓中国油画民族化问题,不应是一种人为的形态化要求,而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自然流露。在中国大文化的母体里,油画流进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血液。中国油画将以独特的东方情韵,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油画的民族属性必将会淡化,它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画种,传导的是世界各国的文化精神。中国油画,应该是中国精神!
谈这个问题很难,这是一个大课题,涉及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中国一直提倡洋为中用,这是以民族文化为出发点的观念。中国出现油画有数百年历史,真正使油画走进中国画坛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赴欧留学生,他们担负着中国绘画改革的重任,一边学习油画,一边努力探索中国画的改革途径,他们将油画中科学的透视方法和丰富的色彩语言,大量运用到中国画中。林风眠、蒋兆和则是真正的洋为中用、西画民族化的倡导者和开路先锋。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国绘画似乎进入全面欧化期(包括学院学生的基础学习)。以公派留苏学者为主的一批中坚骨干,以现实主义手法使中国油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期。这时有人担心,中国的传统绘画会受到西画的全面冲击,对中国国画家而言,油画一时间似乎成为来自西方文化的“侵略者”。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期间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油画作品,却仍明显地显示出中国民族风格,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陈逸飞、魏景山的《蒋家王朝的覆灭》等。更有意思的是,一批油画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中西融合的绘画创作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吴冠中等。
当今,中国油画领域流派纷呈、风格各异,一批以学院为主导的中青年画家,使油画创作进入鼎盛的繁荣时期。在这期间,人们对油画民族化问题的探讨,再一次提到日程上来。说到油画民族化,就必须谈到中西文化融合问题。事实上,在中西文明对话中,中国文明始终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文明深远地影响了亚洲和世界,尤其是东亚地区的传统文化,骨子里就是中国文化。有些人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看成陈旧落后的东西,这很危险,西方人在研究中国文化,有些国人却学不好国学,一谈起中国文化总觉得底气不足,或者有“夜郎自大”的感觉。谈到中西融合问题,往往言不由衷,能看到自己落后,却不愿承认落后,更不愿研究为什么落后。而外国人却相反,他们看到了中国的落后,然而更害怕中国的崛起,他们研究中国的历史、中国发展史上的得与失,他们要做的是如何抵制中国文化,如何消减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地区和世界的影响。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建立好、完善好自己的话语体系。首先,我们自己说话要有底气,要认真研究国学,积极吸纳西方文化及先进技术,大胆地洋为中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我们的立场是中道西器。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也是善于融合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然而中国始终没有被异化,从历史的发展观来看,中国选择的对外开放是极其正确的。现在世界的文化是多样性的,我们没有必要害怕西方文化的中心主义,中国文化依然是东方的明珠。对于我们搞美术的而言,应更为关注的是绘画本身的品质,绘画艺术自身的一种评判标准──强烈的精神内涵。我认为所谓中国油画民族化问题,不应是一种人为的形态化要求,而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自然流露。著名画家陈逸飞的人物肖像画,中国情调浓郁于画中、洋溢于画外,使欧美人为之叹服。其实,中国油画始终具有中国情结,除非你摒弃了中国文化、抛弃了民族精神,不过这也无妨,在当今世界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时代里,没有谁说你是叛逆或不对。然而,在中国大文化的母体里,油画流进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血液。中国油画将以独特的东方情韵,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油画的民族属性必将会淡化,它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画种,传导的是世界各国的文化精神。#p#分页标题#e#
中国油画,应该是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