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冬季。在北京CBD中环世贸36层的时代美术馆。想象旷野湿润了的春天,想象山坡灼之夭夭的桃花,想象盛夏沉闷而遥远的雷声,想象初秋丰满而缤纷的田野……
寒冷的冬天总是充满了对于温暖和色彩的想象,正像喧嚣的都市对于旷野和山泉的向往。不过,在这里,幻想可以成为现实。王克举用他对于自然大风景的捕捉,将我们放飞到辽阔的天空。
和那些在画室里臆造风景的画家不同,克举的这些作品都是他走进乡村山野、头顶炎炎烈日、呼吸草鲜味儿的山风创作的。因而这些作品不仅带着鲜草的露水,而且融入了旷野里粗砺原始的生态。这是画室里再怎么想象、再怎么拼接,都难以获得的一种纯朴与丰满。当然,克举不会只用机械的镜头语言截取那些自然的图像。克举的艺术创造,或者说艺术个性,恰恰在于面对风景而不抄录风景。对他而言,面对风景只是他想象的开始。于是,他不遗余力地从都市走向乡村,从奢华逃奔简朴。在乡村和自然,他获得了一种早已熟稔的平和与安静。乡村和自然,都成了他精神与情感的归所。而问题在于,他怎样从这种归所回到现实。想象,于是成了他往返归所与现实的通道。他的难点也便在于何处想象、想象多远和怎样想象。
当他举起心灵的火炬,点燃视觉的旷野时,他的那些风景已不再属于自然,而是心灵的图景与精神的家园。当他以富有节奏感的块面分割自然空间、以想象丰富的光色重组条件色调、以绚丽华美的幻想表达纯朴恬静的乡村情怀时,他也便在当代中国美术史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一种自己艺术空间存在的回声。
在自然与心灵的大风景,越野成为他的一种标志。
越野,既是他走进自然开始艺术之旅的行进轿车,也是他用想象不断飞赴与穿越的自然边界。其实,他越过的不仅是具体的审美对象的束缚,而且是一种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既往美术史的审美范式。
在这个冬季,让我们打开中环世贸时代美术馆的玻璃幕墙,随着想象飞越心灵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