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童话故事,说的是若干年后的一天,有一个小女孩在家里突然找到一件奇怪的东西,它厚厚的,长相怪异,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字。她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告诉她:“这是爷爷的爷爷那一辈人留下的一种叫做‘书’的东西,已经绝迹了,外面很难见到,所以要好好收藏起来……”
难以想象,图书绝迹的那一天。不过,有人却说,谁知道呢!电子出版物代替现代书籍的时代,已经渐渐向我们走来。
事实上,旧书在使用当中,由于消耗和失散等原因,存世量已经变得越来越少。近年来,涉足图书收藏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图书收藏的价格更是一路上涨。曾有报道称,一本1991年版由巴金亲笔签名的《随想录》精装本,曾经以1.3万元成交,令人为之惊叹。
刚刚于2010年12月11日下午完美落幕的西泠拍卖首届古籍善本专场,118个标的总成交额2153万元,成交率达87%。其中,清乾嘉年间著名校勘学家、目录学家顾广圻批校的《战国策三十三卷》,以800.8万元的惊人价格,创下古籍批校本的拍卖纪录。
近年来,图书收藏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收藏图书也有了独有的市场,很多在以前不以为意的图书,如梦方醒般的开始大幅升值,家里泛黄的古书成了价值连城的宝贝,名符其实的传家宝。这也带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图书收藏。
南京中山拍卖行的负责人指出,古籍善本2009年秋拍以来涨幅惊人,经历了2010年秋拍后,整体市场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一位收藏家告诉记者,买书的除了投资商,也不乏真正的读书人。他们博览群书,不为收藏而收藏,随着时间的流逝,藏书自然成了传家宝,成了精神的“千钟粟”、“黄金屋”。
中国人似乎自古以来就有爱书藏书的传统,从最初有书开始,就有藏书家的存在。很多年前留下来的图书,到现在已经成了珍贵之物。或许,在你家里也有那么一样传家宝,它不是什么古玩金玉,而只是一本泛黄的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