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花鸟画中,水墨写意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门类。作为文人墨客们乐此不疲的绘画题材,自宋代以来,水墨写意画便成为很多文人热衷的画科。南宋的画僧法常以用笔简率著称,史书记载其画法“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饰”,被誉为写意花鸟画的先驱,对后世影响极大。元代花鸟画家(如陈琳、王冕、王绂等),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描绘对象,借水墨花鸟以抒发文人意趣,表现高洁的情怀,将文人画的情趣发展到更高境界。明代画家林良,以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宫廷绘画,开创了明代水墨写意花鸟的先河。随后,“吴门画派”的沈周、文征明等以小写意的花鸟画延续了写意画的文人传统,诗文与书画相融合,使文人画的发展进入崭新时代。到了明代后期,以徐渭、陈道复为代表的泼墨大写意(二人并称“青藤白阳”)将水墨写意推向极致。他们以狂放的笔势、淋漓尽致的水墨宣泄内心的积郁与激情,表达文人的情趣,使水墨写意画走向一个顶峰。明末的蓝瑛、清初的石涛、八大山人、担当以及清代中期以郑板桥、李鱓、李方膺、华岩等人为首的“扬州画派”等人都受其影响,成为明清花鸟画发展的一座里程碑。清代后期,以吴昌硕、蒲华、王一亭、虚谷等人为代表的“海上画派”以及以陈师曾、齐白石、王梦白、陈半丁等人为代表的民国时期花鸟画家,继续传承了写意花鸟画传统,在近代绘画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到了当代,这种特有的绘画模式不仅受到专业画家的喜爱,更受到文人学者的追捧,潘天寿、李苦禅等是坚持水墨写意画的代表。水墨画因其不需要太多的写实技巧而能准确传递出作者的笔情墨趣,因而在历代文人画语境中,它几乎成为文人的一种象征。因而无论在以笔墨为遣兴的古代士大夫阶层,还是在多元化发展的现代绘画语境中,水墨写意画均拥有广泛的画家群体。
在逸笔草草的构图中,水墨写意画表达的画家运用笔墨的技巧,更是其随心所欲的文人心境的再现。以明末画家蓝瑛的《水墨兰竹石》册页(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为例,便很可说明问题。该图以简洁的数笔即勾勒出兰草、翠竹、怪石,墨晕明净,构图简单而意趣深远。作者更辅之以点苔,表现出郁郁葱葱的景象。所用笔墨,浓淡适宜,交相辉映,以挥洒、飘逸的笔触描绘出兰、竹、石所折射出的作者情思。在明末清初动荡的社会变革中,作者借这种水墨淋漓的兰、竹、石,表达出遗世独立的心志。这既是画家生命意志的表现,也是一个特定时代文人情趣的缩影。因而,在明末清初的很多遗民画家中,水墨写意花鸟是极受重视的。清初“四僧”(石涛、朱耷、渐江、髡残)及“金陵画派”和“新安画派”的很多画家大多如此。清初广东的遗民画家如张穆、彭睿壦、高俨、赖镜等也都曾有过画水墨写意画的记录。
在当代画坛,也有不少画家孜孜于水墨画。有论者将这些新时代下的水墨称为“新水墨画”或“新文人画”,甚至称为“国墨”。无论是以何种名称出现,或者无论如何变化万端,传统水墨画所高扬的文人情趣与笔墨意味其实并未改变。
朱万章,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广东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出版了《岭南近代画史丛稿》、《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等论著十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