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邦达
2月23日,徐邦达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仿佛中国书画艺术鉴定界的一盏航灯瞬间熄灭了。从此,也许中国书画鉴定就失去了“徐半尺式”的可以一锤定音的权威支撑,以及一言九鼎的难能可贵的主心骨。可以说,徐邦达作为中国艺术品史界公认的“艺术鉴定学派”的一代宗师,不仅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的筹建立下了汗马功劳,更在艺术理论体系的建设上,将传统鉴定的方式方法与现代考古学的原理与手段相结合,并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与体系,为后学者提供了一种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知道,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鉴定体系的建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曾提出,要尽快建立中国艺术品鉴定体系。事实上,在中国艺术品鉴定体系建立方面,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者与实践者正是有了像徐邦达这样的德高望重的有志之士,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探索才能以实现的。目前,我们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相关的架构体系与知识点,专家们已经建立起了“艺术鉴定(经验鉴定)+科学鉴定+科学规范流程”的鉴定方法架构,并且已经逐步在成型。如果说科学鉴定与科学规范流程更多的是涉及科学问题的话,那么,艺术鉴定(经验鉴定)就涉及到人,会更为复杂,徐邦达在这一领域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鉴定体系的架构。正是我们有了像徐邦达这样一批人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知识,建立中国艺术品鉴定体系的工作,下一步就是进一步将其整合,使其系统化、实用化。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已进行了近十年的探索,有关系统论述,在几年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西沐著)已有系统地阐释。徐邦达作为“艺术鉴定学派”的一代宗师,从理论到实践,对这一体系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是极具有标示意义的。
所以我们讲,徐邦达不仅有过人的专业能力及可供后人摹写的专业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在时弊弥彰的现实中,他高风亮节,坚持说真话、实话,显现了一个学人赤心报国的情怀。
徐邦达走了,他的学术成就及人格风范,不仅仅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深情地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