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试画家
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不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教育专家认为,应试教育使学生片面追求考试的成绩,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抹煞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有的学生甚至因压力过重导致精神问题,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今天,教育界已经普遍认识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弊端,而美术界却又出现了疲于“赶考”的“应试画家”。
近年来,由官方或半官方名义举办的各种美术展览愈来愈多。这一方面为画家提供了更大的交流平台和展示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展览评选和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如作品选送和筛选过程中存在各种漏洞,评选程序和方式不够科学,评审委员的组成缺乏应有的学术审核(一般由各艺术单位的主要领导或主要领导推荐的专家组成),评奖观念滞后,入围和获奖名额分配不合理等,以及一些画家过于功利的艺术心态,也给当前美术发展带来了诸多否面效应。在一些画家看来,艺术创作的目的就是参加官方主办的各种展览和获得奖项,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取美术圈里的“通行证”、顺利晋升职称或迅速提升知名度,进而让作品卖个好价钱。不知不觉中,这些画家从单纯的艺术追求转向了谋求一份又一份漂亮的美术答卷,成了“应试画家”。
“应试画家”在久经沙场的历练中积累了丰富的“应考”经验。他们以展览大赛章程为“考试大纲”,苦心揣摩其中的“奥秘”;以由少数服从多数所产生的评委会集体意识的审美导向和审美局限为“评卷标准”,严格遵循;以历届《获奖作品集》为“应考范本”,从中找到与自己“对口”的作品类型,研究其在众多参评作品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成功”经验,或分析这类作品技法套路的特点,以变相模仿某种技法或将多种技法进行拼凑的方式,去套用区别于被模仿作品又适合展览“路子”的题材和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闭门造车,具有个人绘画“风格”的作品就诞生了。这样的作品尽管像“摹仿秀”节目一样滑稽可笑,却切中了大多数评审员的“口味”和展览的“风向标”,反而频频入围和获奖。据说,杭州某高考辅导班曾流行一种画苹果的套路,号称“十三笔”,暗部用什么色、亮部用什么色、明暗交界线用什么色、投影用什么色都有固定的套路和排列的顺序,学起来既容易又能拿高分。“应试画家”的高招与考生画苹果的绝招显然不谋而合。技术上的简单化和轻而易举的获得成功,诱使更多的急功近利者竞相效仿。于是,各种投机取巧的创作套路应运而生,临摹照片者有之,死磨硬抠者有之,套用历届获奖作品绘画风格和形式者有之,运用“剪刀加浆糊”东拼西凑者有之,施展独门绝技者有之……技术的炫耀、功夫的比拼、奇拳怪招的亮相、视觉冲击的竞技……流行的、表面的、空虚的、伪装的……这一切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应试画家”只崇拜屡屡获奖的“名家”、“大腕”,只关注展览大赛中的获奖作品,面对西方艺术名作和中国传统艺术经典却无人问津,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却无动于衷。“应试画家”通常不关心获奖作品的学术高低,也看不到优秀作品的内在优势,仅仅盲目模仿获奖作品风格化的表面样式。某某先生的中国画作品频频获奖,接下来就有了大幅面、满构图的精雕细刻;某某老师油画作品频频获奖,接下来就有了武大郎式又矮又傻的形象充斥画界;某某画家版画作品频频获奖,接下来就有了……“应试画家”在评委会集体意识的导演中忙碌地奔波,常常名利双收。然而,这样的创作目的和创作方法使画家丧失了艺术的灵魂和绘画的个性。“应试画家”的绘画感觉都被往届获奖作品的印象残余所俘虏,成千上万的作品相互雷同,不过是早已熟悉的那二三十副面孔而已。#p#分页标题#e#
这个庞大的“应试画家”群体,以共同的“学术”志向和行为目标在美术领域营造了一个与学术相悖的“学术”环境,并形成了一股“学术”势力。这股“学术”势力反过来不仅使“应试画家”坚信了自己的“学术”方向,而且动摇了更多成长中的青年画家,使“应试画家”的队伍更加庞大。当一些“应试画家”的“学术”声望不断提升,并具备了学术展览的评审权,这股“学术”势力便可以在当代美术的舞台上呼风唤雨了。面对如此强大的“学术”势力,一些才华横溢的年轻艺术家虽有独辟蹊径的勇气和能力,却也只能四处碰壁,迫于生计,暂时也不得不加入“应试画家”的“学术”行列,但是等他们到了可以无需为生计而忧的年龄,恐怕早已失去当年对艺术的那份激情和敏锐,也成为芸芸众生中平庸的一员了。
“应试画家”的学术悲剧何时才能真正引起美术界的重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