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了中国奴隶社会第三个王朝,史称西周。西周王朝统治了近300年,开创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好局面。这一时期的玉器也顺应形势,更加的等级化,礼制化。《周礼 春官 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可见,西周玉器在功能上已经从祭祀型向礼仪型转化。
图1 西周玉璜 完美的双勾阴线和斜刀工艺组合
大量使用和田玉
《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巡游昆仑,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这个记载证明了西周王朝的玉石之路是畅通的,和田玉的来源是较稳定的。从考古发掘品上看,西周玉器用料几乎涵盖了和田玉的所有品种,有白玉,青玉,青白玉,黄玉,墨玉,碧玉等。在使用和田玉的比例上,已远远超过商代,达到一个小高潮。
西周玉器在工艺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双勾阴线和斜刀的技法(图1)。双勾阴线是先沿着纹样两侧边缘分别刻出阴线,两阴线之间自然形成阳纹;斜刀又称坡刀,先勾出阴线,再磨去阴墙一面,成斜坡状。这两种技法往往组合使用,使得玉器阴阳结合,错落有致,别具特色。
西周玉器纹饰商代相比,更注重繁复和图案化。玉器上常见的纹饰有20多种,以鸟纹,龙纹、人形纹、兽纹、鹿纹、兔纹、象纹、鱼纹、蝉纹较多见,表现龙和兽的眼睛多用“臣”字形。
图2 西周 玉覆面
图3 西周 人龙合体玉佩
环佩叮当的玉组佩
西周玉器的最大变化,是表现在玉器品种上。新石器时期至商代盛行的工具型玉器,至此时已逐渐消失;礼器中的玉刀、玉戚、玉戈、玉琮、玉璧不仅数量不多,且器形也向小型化发展;动物型玉器较多,常见有牛、羊、猪、兔、鸟、虎、鹿、龟、蝉、蚕、鱼、螳螂等,多为扁平状片雕,圆雕较少。西周的创新玉器较为突出,且数量多,造型独特,纹饰优美,有玉圭、束绢玉佩、玉覆面(图2)、玉组佩、人龙合体纹玉璜、人龙合体玉佩(图3)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玉组佩(图4),其形式多由若干件玉璜、玉佩和甚多不同质色的管、珠等成组串缀而成,亦会杂有玉龙、玉鱼、玉蚕等动物型玉饰,佩挂在胸前至腿足,走起路来有环佩叮当的感觉。玉组佩除了有很美的视觉听觉效果外,还起到节制步伐的作用,使得佩玉也要在礼制的框架内达到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效果。
图4 西周 玉组佩
真假难辨的西周玉
西周玉器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礼乐文化内涵,精美的造型纹饰在收藏品市场上广受收藏家的青睐和追捧。由于年代久远,西周玉器真品的存世量较小,市场上仿品泛滥。特别是一些老料新工的仿品,由于作伪者已能熟练地使用双勾阴线和斜刀的技法,让人防不胜防,真假难辨。
鉴定要注意料、工、型、纹、沁五个方面的细节。在玉料方面要多看馆藏品,了解西周玉器用料的特点和范围,掌握老玉因年代久远而产生质变的特征,还要了解现代仿品常用的玉料,比如说一件玉器一看就是青海料或者俄料,那么它肯定不会是西周的了,因为这些料使用的历史也就近二三十年;工艺方面最好能多上手看馆藏品,如果没有条件,至少要了解现代玉器的加工工艺,比如阴刻线有较多崩口,钻孔起白粉,有规则的螺旋纹的基本是现代仿品;造型和纹饰上要多看有确切出土根据的实物或图片,了解西周玉器的时代特征和风格,选择一些权威可靠的书籍看,如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玉器表面的皮壳包浆是最要关注的,因为老料新工的仿品在加上工艺后会破坏原有的皮壳包浆,往往会重新打磨,学着区别老玉的皮壳包浆和仿品的皮壳包浆是初学者必须做的功课。#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