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田霏宇先生的采访文章,他提到:2014 年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Thomas Piketty)出了一本书《21 世纪资本论》,清楚的说明了经济是不平等的。尤其艺术市场就是这种宏观的、不平等的一个绝佳例子,因为只有有了那百分之一或者百分之零点一有能力去消费艺术品的人存在,才使得我们这个领域有饭吃。是的,艺术和商业本来就是无法取得公平的,田先生说的非常有道理而且准确!每回艺术拍卖后的结果,往往尤各方解读整合分析,似乎可从各角度去对照到了田先生所说的不公平状态。然而收藏艺术品而发生的商业交易,最难定出共识价值,它发生在买卖双方的认定,合理与否好像与他人看法无关,却又问接的影响别人的产值,加上近期收藏艺术成了—种自我展示的方式,高价买入办记者会交接,或透过媒体传播收藏,在这自媒体发达的年代,自然会发生口水多过于茶的现象。
HENDRA GUNAWAN -Washing by the stream(Christie’s Images Limited,2015)
近年来在亚洲发生艺术活动里,引起关注与讨论最频繁莫过于每年拍卖季第一场拍卖后,往往从拍卖延伸出来的讨论大多在于商业价值上的起伏原因、艺术收藏者的心态猜想,随着四月上旬第一场春季拍卖的结束,该被人用来讨论或猜测的话题,自然不会缺席的出现在各相关媒体和私人平台上: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宣告式微、年轻艺术家穏定节奏固定在伦敦夜场高价拍出疑似价格炒作事件、当代水墨是否一如既往继续往上挺进等等。随着这次拍卖结束被人纷纷议论着,纵然这一切都将风平浪静与事无益,就好像十数年台湾新闻业成了编造业后,那些再惊涛危怂的大条事,不出二周也将强弩末路被新事件取代,从此不痛不痒,尤其是八卦媒体业者与名嘴们,早已深谙此节奏,掌握住泛泛人心消费新闻成习的生物性。艺术圈亦然,拍后的议论艺术从业者与媒体生存之道的一场必须同欢的共舞。而我也总是喜欢在旁边看着,看各角色人的反应与想法。所有传言总会被放大传播,自然各种看法都存在,不过某位常在拍场不擅长控制说话音量的圈内人,迅速表态次高价是他所出,所以拍品创高记录絶对成立,此话一出更是此地无银,反而看到拍卖行的被动与无奈。
LATIFF MOHIDIN -Splinters (Christie’s Images Limited,2015)
事情终将被忘记,因为这一切都不关艺术,而商业需要新闻的支撑,看着随波而起的人云亦云,就像看着艺术与这群从事艺术与喜欢艺术的人群之间的多变关系。
当然我还是相信艺术是存在的、不变的,只是它存在于与各自阅读者之间的沟通,纯粹而独立地进行着,与媒体、与商业关系不大。一旦牵涉到商业,就怕又被迫整合出一套套自圆其说的逻辑,也忽攸别人,于是一切都变成复杂了。在充斥快速致富的价值观时代,无论在欧美各国或亚洲的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各国,只要艺术市场忽然蓬勃之地,都会养出抽着雪茄拿着现金买房、买车的新富艺术家们,虽然那都是他们个人的言行,谁也无权去评论,不过我们反向恩考倒是可以藉由这些事情来检验自己,毕竟一个时期群体所产生的价值观,是这个族群因时因地所共同演进而成。从那些新闻舆论似乎己经嗅到蛛丝马迹,你可以不予理会,也可能身在其中而随波逐流参与,这都是你的选择。往往因为了解了轻轻放下然后走开,是我的选择。
#p#分页标题#e#
WIDAYAT-Nonton Sekaten(Christie’s Images Limited,2015)
透过艺术或文化的阅读,那经常会反映出你的存在与这个世代的关系,阅读艺术作品更是如此,关于收藏在这个艺术商业蓬?的年代,纵然离群不易,但是只要心理准备得好,面对日益复杂的商业与八卦,仍然可以自在悠游,诚如田飞霏宇先生所言:那只是人群中极少数的行为,它承担着要养活一大群人。于是当你决定要收藏时就必须了解艺术市场中必须有承担这些事的心理容量与情商。艺术的拥有不单是买入对象,因为没有一件艺术品是可以永远的属于—个人,因为我们的生命终究是有限。但是透过收藏这个行为,可以让自己在有生之年有较多的机会去靠近喜爱的艺术作品本尊,那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短暂的权利,值不值就看自己的能力与心态了。而艺术的投资也是社会组织中必然会发生的商业行为,无需高估也无需轻视。
对我来说商业应该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虽然我还是乐于透过阅读艺术,但是收藏真的还是有令人难抗拒的魅力,只要心力与财力游刄有余,仍然值得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