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新华网一篇题为《谁让“大师”满天飞?文化腐败牵扯官员腐败》的文章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文中抨击了当代文化市场上“大师”称呼泛滥以及书画作品被某些官员中饱私囊、用以贿赂的丑恶现象。文中还提到书画笔会现已成为利益交换的场所,无形中助长了官员腐败、文化腐败。
在采访、调查过程中,记者目睹了某企业老总亲自在公司开设场地,邀请各路“大师”参与笔会的全过程。“大师”们谈笑风生,挥毫泼墨,“平步青云”“花开富贵”等题材比比皆是,而且“创作”时间基本可以用“神速”来形容。在收到酬谢的“红包”后,他们大多就匆匆离开了。
近些年,艺术市场火热,各种名目的笔会泛滥。然而,需要审视的是,这类活动是书画界文人雅士的聚会,还是逢场作戏、利益交易的伪文化盛宴呢?
渐行渐远的雅集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描绘的场景,文人之间畅叙幽情的气氛令无数人心向往之。“雅集”一词,有人认为源于北宋著名的“西园雅集”。但雅集这种形式,在伯牙、子期生活的先秦时代应该就有了。顾名思义,雅集指的是文人雅士的集会,志趣相投的一些文化人聚在一起作诗、抚琴、赏画、谈艺。可以说,雅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情怀,反映了他们寄情文化、超越尘世的人生理想与追求。
随着近些年来文化事业的发展,书画市场日趋火热,一些单位、机构和个人热衷于搞笔会、“雅集”,很多书画家不甘寂寞,到处走穴,奔走于层出不穷的笔会,大赚润笔费。“真正的雅集,有个条件是‘群贤毕至’,是有文化、有影响的聚会,是为了提升艺术的一种活动。过去参加雅集的是文人骚客,对歌、吟诗、作画。但现在的‘雅集’更像是‘赶集’。”画家杨延文打趣说。
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书法家张瑞田告诉《美术文化周刊》记者,现在做笔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爱好,拿出点钱,请自己投缘的、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写几幅字、画几幅画,作为私人收藏,这种形式以文化和非功利目的为主,举办这种活动的人也多是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还有一种是一些机构举办的类似“堂会”的活动,请来名家、名角能显示出主办方的面子。这种活动还会请去一些经销商谈项目,这些人不太了解书画,只是借机想认识书画家并得到其作品。
笔会虽多,产出的作品却多半是书画家的应景之作。从创作内容来讲,现在笔会的举办方多是企业或政府机构,其中又以商人为主,因此,“紫藤苍鹰”“平步青云”“飞黄腾达”“马到成功”等通俗易懂、契合吉祥富贵主题的作品就很受欢迎。相较之下,那些体现艺术家创作才思的作品,可能因为过于阳春白雪反而不符合出资方的要求。画家贺伟国解释说:“笔会时间短,需求量大,要求多写、多画,通常笔会上还有演出助阵,书画家要和领导合影,要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做这些事情的同时还要抓紧时间创作,在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创作出尽可能多的作品,应酬之作也就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