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美术爱好者大都无法绕过美术展览,纵观国内林林总总的各类展事,其最终目的不外乎展示特定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成果,并从中发现人才。基层画家除了关注官方举办的全国性展览之外,更多的是需面对身边的展览及艺术活动。笔者认为,对于美术展览,基层画家应冷静面对、理性思考,并找准自我定位,这尤为重要。
美术展览既能树人也能误人。毋庸置疑,当今许多知名画家是从各种美术展览(尤其是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中脱颖而出,展览是成就他们名声的平台和新起点,这是美术展览积极的一面,也就是树人的一面。
美术展览消极的一面在哪儿呢?概括而言是重结果、轻过程,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为了入选拼命揣摩上届展览获奖作品的技巧手段及本届可能出现的审美走向,考虑评委的口味等,把画画的宝贵时间、精力用在诸如推理、预测上来,弄得自己不堪憔悴为止;二是一些作者更侧重走关系、拉人情,以期达到入展的目的。平心而论,入展获奖固然重要,但以如此投机的心理对待美术展览,必将与艺术之道背道而驰。此外,有些画家几乎每年要参加数个展览,如此风风火火,试问有多少时间花在探索艺术道路上,这样的美术展览有多少含金量?那些混迹于江湖者,平日在乎的只是浮名和经济收入,从长远角度看,他们追求的所谓艺术不但为业内所不齿,也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湮灭。
美术展览评选的惨烈程度绝不逊于高考,像全国美展五年一届,人生有几个五年啊,由此上演的情景剧恐外人无从知道,不妨以“酸葡萄”和“甜柠檬”来比喻落榜者和上榜者的心理。自第六届全国美展以来,历届展览的获奖(入展)作品大多成为众矢之的,除去获奖入展作品本身的技术问题外,落榜者对入展获奖作品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批评者酸葡萄的心理作祟。而获奖入展的作者一旦获知自己的佳绩后,也会觉得自己作品入展、获奖是理所当然的,评委眼光独到,因此面对批评者种种质疑往往感觉是吹毛求疵、恶意攻击,这就是所谓的甜柠檬心态。当然,我们都不是圣人,如果作品获奖(入展)或落选,这两种心态多多少少都会有,但这种发泄应有度。个人以为,以不影响自己对美术创作那份真感情为好。客观地讲,任何一个美术展览的评选标准都无法量化,公正只是相对的,所以入选获奖的未必都是最好的作品,落选的也未必都是很差的作品。
基层画家参加美术展览的过程,其实是作者将阶段性的成果放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接受检验而已,作品所反映的价值观则是作者所在地域审美趋向的缩影之一。近代岭南的高剑父,浙江的吴昌硕、潘天寿,北京的徐悲鸿,后人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感到很自然,而当今北京的吴冠中、田黎明,上海的陈家玲、陈逸飞的成功,大家更不感到奇怪,因为一个城市的态度、特点决定这个城市画家的态度和特点,这是艺术家的真情流露。再回到自己所处的地域,基层作者就会明了许多道理,看到自身多多少少存在的“盆地意识”。如果基层作者不多到外面去交流、学习的话,当地良好的书画氛围反而会让自己变成自缚之蚕。所以基层作者在重视提高自身修养、提炼笔墨的同时,适当地关注和参与美术展览是必要的,因为世界在变,时代在变,美术创作的观念也在变,且不论入展获奖与否,适当地参与,至少会跟得上或明了当今整个美术创作的基本走向,以便自己在艺术探索道路上找到正确的切入点。
有人会说,历史上的顾恺之、吴道子、郭熙、范宽、唐寅、徐渭何曾参加过展览,却不妨碍他们成就为大家。这话其实并不矛盾,细想从东晋至今近两千年我们熟之者有几,大多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时代,多数人也是被湮没者。至于历史上的名家如果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会用什么态度面对美术展览,我们就更不得而知了。当然,我们如果有足够的自信,也可不理会美术展览,但前提是对自身禀赋有清晰的认识,有高远的眼界,有同道的激励,冷静地选择适合自己走的道路。#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