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纪年功能的生肖纪念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被誉为币中“钻石”,意寓题材的永恒和实物的珍贵。
在我国,十二生肖最早纪录见于睡虎地十一号秦墓竹简《日书》中,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汉书《论衡)中也有记载。
生肖何时出现在钱币上,据清《古泉汇》考述,始于唐代。从传世实物看,它非流通钱币,而是当时的一种吉样饰物,俗称“佩钱”。这种习俗到明清时期流行甚广。
1981年,岁次辛酉,属鸡。新中国首轮生肖系列金银币开始发行,到最后一枚“猴币”诞生之时的1992年,最早发行的儿种生肖币价格已在国际钱币市场上增幅惊人,如:重15克银币中,1982年“狗币”较前几年涨了13倍,1983年“猪币”上涨T16倍,1987年“兔币”涨了3.5倍;1盎司金银币中,1990年“银蛇币”涨了5.5倍,1991年“金羊币”其时收购价为7500港币,年回售利润达90%。我国生肖币发行获得极大成功。
除中国大陆外,新加坡、蒙古、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也先后推出了各种金银生肖币。香港早在1976年至1987年就发行了一套面值均为l仪X)港元的金币,由英国皇家造币厂精制,正面为十二动物生肖,边镌中英文“香港”字样,如马年金币,马图取自中国甘肃武威出土的着名汉代青铜器——“马踏飞燕”,更显该币尊贵,背面均为英国“伊利莎白二世”肖像。新加坡造币厂与中国大陆一样,从1981年到1992年也发行了第一组生肖币。新加坡人将中国传统的生肖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就像西方的星座一样,每种动物都相应一种性格,如狗为“忠义坚贞”,鼠为“乐天知命”等等,动物图案有的设计为民间剪纸工艺,背面为新加坡国徽,用英文、中文、马莱文分别标写国名。1990年澳门也发行了首枚“马年”银币,重28.28克,面值为100澳元,背面是葡国国徽,铸量仅4000枚,目前市场已难见踪影。1992年蒙古人民共和国也加人了生肖币发行行列,如猴年1盎司精装银币,正面设计是一只栩栩如生的灵猴,背面为国徽,金币面值1000元,银币50元,这些法定货币均由德国B·H·Mayer造币厂承铸。